
在广西财政系统一提到卢文斌,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作为一名财政监察干部,长期奋战在财政监督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00年以来,他和他的检查组共查出违纪金额近50亿元,5年内3次受得财政部嘉奖,5次得到专员办嘉奖,2005年被评为“广西财会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获得“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光荣称号。
秉公执法 维护会计信息质量
2004年卢文斌带队检查广西的两家明星上市公司。刚选点时就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不要检查这两家公司,随着检查的深入,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来自被查单位、当地政府和有关人士的说情和电话就更多了,各种利诱方式更是层出不穷,只要是放一马,其他什么都好说。但卢文斌与检查组的同志不为所动,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完成各项检查取证工作,查实了两公司通过系统造假、私刻银行和企业印章等手段,共虚增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隐瞒银行借款5.2亿元、隐瞒与大股东之间的资金往来16亿元等重大违规问题,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
2005年卢文斌带队检查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并延伸检查某上市公司,顶住巨大的压力,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如实将检查出的违规问题上报财政部。这次检查查实该公司未披露“预计负债”信息6.45亿元,虚列维修费用支出15亿元,少计缴企业所得税3.2亿元等重大违规问题,少计的所得税占其母公司2004年度账面净利润的78.6%,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76.5%。
在这两次检查中,卢文斌带领的检查组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对当地政府、证券监管部门、企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到了财政部的好评。
精通业务 慧眼识别真与假
卢文斌常说“要检查别人就必须比别人技高一筹”,正是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政策水平成为他在检查工作中顺利攻克各种“堡垒”的制胜法宝,使他能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数字和账本中识别出真与假、正与邪。如在对某上市公司进行检查时,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已经基本确认该企业存在虚增收入的重大嫌疑,但通过对销售业务所涉及的材料采购、成本结转到销售、债权债务、应交税金的核算等检查却未发现破绽。卢文斌再次把检查视线转向购销合同和仓库保管账,试图从运费、货物流转形态上寻求突破,仍未能如愿。他敏锐地意识到,该公司的造假是系统性的,不仅造假手续齐备,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出)库单、假仓库保管账、假成本计算、假产品(出)入库单、销售清单、销售增值税发票等财务资料一应俱全,而且假账真算,对虚假原始凭证按照规范的核算程序进行了会计处理,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若单从会计资料检查很难找到突破口。卢文斌经过冷静分析果断决定从“账”外寻求突破,紧紧抓住不容易造假的几个关键环节,分别到银行、税务部门、货运部门、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等单位调查取证,核实货款结算单据、税票、运费发票、原材料采购的真实性,使检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检查期间他还深入到河北省南宫市等地,取得企业虚构原材料业务的关键证据,使检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监督检查工作性质决定卢文斌要长年出差在外,家里的事情无暇顾及。多年来,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默默奉献,没有因为个人的事情而影响到工作,而且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2000年10月到2001年10月间,卢文斌几乎一整年都在外地搞检查:先是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打击出口骗税工作,带领检查小组在湖北奔忙;然后是到陕西进行财政收入真实性检查;接着又参加了对上海光大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而那时他的女儿才两岁多,可以说,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他却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财政监察干部的职责,舍“小家”为“大家”,卢文斌用自己的行动无怨无悔地书写着为国家财政监督事业默默奉献的人生!
(财政部驻广西专员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