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走进新余市财政支付中心,只见窗明几净、整洁如新,纸张笔墨、会计资料、缴款凭证、专用桌椅等一应俱全,随时能满足报账员的需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贴和周到的服务。工作人员更是用一张张笑脸、一句句热情的话语,让报账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支付中心还经常与各单位交流沟通,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各单位的肯定和赞誉,中心成了报账员们喜爱的地方。
科学合理的集中支付制度
2003年,新余市对市县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财政集中支付,2004年对乡镇直属单位(居委会)、乡村各学校以及村委会财务分别实行集中核算和代理,2005年7月1日起全市将实行“乡财县管”。至此,新余市成为江西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财务统管”的第一个设区市。新余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坚持“文明服务,依法理财”理念,本着“替政府监督、为单位服务”原则,以竭力营建文明和谐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要求,为全市财政集中支付工作稳妥、顺利、全面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业务保证。
新余市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的主要做法是:各单位向财政申请拨付的预算内、外资金,除工...
走进新余市财政支付中心,只见窗明几净、整洁如新,纸张笔墨、会计资料、缴款凭证、专用桌椅等一应俱全,随时能满足报账员的需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贴和周到的服务。工作人员更是用一张张笑脸、一句句热情的话语,让报账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支付中心还经常与各单位交流沟通,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各单位的肯定和赞誉,中心成了报账员们喜爱的地方。
科学合理的集中支付制度
2003年,新余市对市县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财政集中支付,2004年对乡镇直属单位(居委会)、乡村各学校以及村委会财务分别实行集中核算和代理,2005年7月1日起全市将实行“乡财县管”。至此,新余市成为江西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财务统管”的第一个设区市。新余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坚持“文明服务,依法理财”理念,本着“替政府监督、为单位服务”原则,以竭力营建文明和谐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要求,为全市财政集中支付工作稳妥、顺利、全面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业务保证。
新余市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的主要做法是:各单位向财政申请拨付的预算内、外资金,除工资和政府采购资金直接从国库拨付外,其余全部拨入该单位在财政支付中心的账户,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使用。单位所有直接支付(转账)款项由财政支付中心审核用途和票据等后开具转账支付凭证,将款项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单位授权支付(现金)款项,由财政支付中心核定其备用金额度,预拨至单位小额现金户,由单位自行支付,然后财政支付中心审核其原始凭证,实行报账制。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和国债等专项资金,财政支付中心为单位特设专户并保留一个财政部门法人代表印鉴,仍由财政支付中心开具转账支票或报账。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后,单位仍保留财务机构、财会人员,单位负责核算并保管会计凭证。乡镇单位实行集中核算,村委会财务实行乡镇代理。
与一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比,新余市的财政集中支付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一是预算单位全部财政性资金纳入了监管,其中包括转移支付支出、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国债资金以及其他专项资金,比一般的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更广,能做到及时有效监管。二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监督。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集中支付和核算以后,新余市财政支付中心已将纳入管理的单位银行账号全部汇总印发,全市范围内的资金上缴下拨全部实现封闭运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内循环。三是账务处理更简便。支付中心实行电算化、电脑开票、记账,而且只需记收付日记账,毋需按类、款、项记账,减轻了劳动强度,既减少差错,又减少了预算单位、财政局内部科室、代理银行、人民银行等之间的摩擦,工作氛围更加和谐。
实行集中支付以来,支付中心内部、中心与报账单位、中心与财政局机关、中心与相关银行之间工作关系和谐,资金支付链条高速运转,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空前提高。到目前为止,纳入集中支付管理的单位尚未发现一起贪污、挪用、私分公款等违法违纪案件。
务实高效的理财意识
新余市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后,彻底改变了单位开户过多,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运行效率低下的状况。过去由于财政部门无法全面、准确掌握财政资金整体运行情况,大量资金在途、闲置或游离,被分割分散、化整为零;因资金调度困难而影响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专项资金支出进度,严重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由于财政资金一拨了之,事后监督难以奏效,截留、挪用、贪污、私分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实行集中支付后,实现了资金“直通车”管理,资金运行速度加快,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以城建资金为例,原先资金拨付需经过国库-财政局业务科-主管部门-基层单位-用款单位5个环节,时间要10天以上;现在只需经过国库一支付中心-用款单位3个环节,时间不超过3天。由于资金运行速度快,到位有保障,施工单位没有了后顾之忧,保证了工程质量。
目前由于地方财政尚未实行完全的部门预算,多数单位还存在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机动财力颇为充裕。同时集中支付后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仍归单位所有,因此单位对资金支出回旋余地大。如何使单位各项支出合理、合法、合规,这正是支付中心的工作重点和管理核心,即解决支付中心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支付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了“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宽严适度”的工作思路,有些支出适当放宽要求;但对单位银行账户、收支票据、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工资统发、通讯费等廉政规定及国债和其他专项资金等必须从严把关。如国债资金管理比原来多加了“三把锁”,支付中心为单位开设专户,财政局职能科室审核进度,手续齐全后由支付中心开支票付款。
通过对各单位每笔支出严格审核把关,使财政对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管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监督“缺位”的问题。据统计,2004年市本级共撤消违纪及不规范的银行账户210户,审核出非法票据556张,金额280.92万元,核减不符合标准开支90.02万元,发现其他违规资金451.90万元,纠正拟违规使用资金948.76万元,各项金额累计达1771.60万元。由于监督到位,各种违规违纪现象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热情周到的和谐氛围
财政集中支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支付中心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改革前是把资金拨到预算单位账户上,单位用款非常方便。现在单位用款要到支付中心来支付,还要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确实不方便了。因此,支付中心要求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搞好服务,构筑好资金流动的平台,使资金流动更加快捷和畅通。一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实现财政、税务、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网络化,使各项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高效安全运行;二是加强在岗人员业务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各项政策规定、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提高运用现代知识和手段管理经济的能力;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四是严格履行单位政务公开和搞好服务的承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业务要求高。加上对新政策有些单位还不理解,工作中免不了争议和误解。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有些报账员不理解的冷嘲热讽,甚至是无理取闹的争吵,工作人员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委屈和压力。有一次,正是报账的高峰期,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处理手头的工作,一位报账员来到她的岗位要从分户转7200元到单位小额现金户,工作人员发现原始凭证只有一张,是车辆保险的费用,就解释说这笔费用不应支付现金,按要求应该转账支付。报账员性子急,大声说:“我们单位自己的钱,票据合法,领导也签了字,凭什么不行?”还来不及解释,又来了一位报账员,没进门就嚷嚷起来:“我们单位的6万元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到啊?你压了我的票是不是?”两个人都满脸愠色地看着她,嘴里还嘟囔着牢骚话。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她有点懵了,可还是耐心地问明情况后,微笑着答到:“你先别着急,支票当天就给你开出了,可能是出现了什么情况,我帮你打个电话到银行问问。”经过查询,原来是那个单位的分户办理了电信托收业务,使得账面余额不足支付,由于财政支付凭证10日有效,所以银行暂未办理。“哦,原来是这样啊!不好意思呵。”那位报账员尴尬地笑了笑。“没事,你也不清楚嘛。”紧接着,她又向第一位报账员解释起来:“财务制度也规定,日常开支中千元以上应该银行转账……”。后来的那位报账员也帮着说:“没错没错,都是这样的……。”经过努力,最终得到了报账员的理解和配合。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支付中心的工作人员总能换位思考,微笑面对,工作细腻、态度宽容,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力求把文明服务和依法理财协调处理好,为支付中心工作顺利开展营造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