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上海市郊的青浦区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间,青浦区年财政收入从23.5亿元迅速增长到52.7亿元,年均增幅逾30%。其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青浦区共有中小企业42600家,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2003年来自中小企业的税收48.3亿元,占据青浦税收总量的91%。规模小,资金少的中小企业靠什么发展和壮大?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访了几家中小企业,听到最多的声音是称赞区信用担保中心,是他们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为其摆脱了融资难的束缚,赢得了健康发展的生机活力。
亏损大户成了纳税大户
对许根生来说,2000年是个令他难忘的年份。那一年,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上海泖峰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0年,为开发通用公司的冷却液壶和导水板等21件新产品,公司准备投资1000万元改造注塑车间、新建模具加工中心。不料遇上大众主机厂大幅降价和减产,国内汽车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这对陆续兼并几家亏损小企业,账面上有1000多万元亏损和坏账的泖峰公司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泖峰公司因供应的配套部件的资金回笼期延长,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银行担心这家企业无回天之力,都不愿贷款,整个公司可谓奄奄一息。
眼看公司告贷无门、新产品难以上马,青浦区信用担保中心伸出了援助之手。当年7月,由中心担保的200万元贷款及时到位,立时缓解了公司流动资金的紧张局面。2002年,公司拓展业务、开发新产品,流动资金再度短缺,担保中心急企业所急,再次担保贷款200万元,使承接定制的江苏悦达仪表台和一汽海南的行李架等新产品得以顺利投产。除此而外,为扶持泖峰公司更上台阶,担保中心还于2002年和2003年两度担保贷款500万元。
短短四年,1400万元的担保贷款让泖峰公司走出了流动资金短缺的瓶颈,投资开发了300多套汽车配套的塑料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3年,公司工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销售额9751万元,上缴税金788万元,均比4年前增长近一倍。如今,这家公司还被评定为纳税和财会信用A类企业,银行信用也获得了A+。
许根生满怀信心地说: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有区信用担保中心为我们一次次“输血”,泖峰人今后3—5年的目标是实现产值2—3个亿,努力做大、做精、做强。
为填补国内空白项目插上翅膀
“JF201单液型平网制版感光胶”是一种用于现代纺织印染行业的高科技产品,它能使纺织品色泽清晰、花纹细腻。然而,以往在国内市场上长期是“空白”,完全依赖进口,国内市场几乎被国外一家跨国公司所垄断。
2000年,落户青浦的上海中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JF201单液型平网制版感光胶”不仅质量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价格只有洋货的1/3。产品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短短两年时间,就占领了江浙沪乃至全国纺织行业大部分市场,把原先的“洋胶”挤出了中国市场,为国家节约外汇2000多万美元。
回想当初“JF201单液型平网制版感光胶”刚研制成功时,虽然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但要把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急需大量资金。中大科技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则要求有贷款担保。正当公司为找不到担保人发愁时,区担保中心听说了他们的困难,在仔细研究产品的市场潜力后,分别于2000年1月和2001年2月,为中大公司提供了100万元和200万元的担保贷款,使新产品得以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市场。2002年,中大公司又马不停蹄地成功研制出JF202平网制版感光胶。这项新产品技术含量更高,能适应各种印花工艺的需求,有着优良的阻燃和防水性能,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级证书”,并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市场前景尤为广阔。此时,区信用担保中心又陆续为企业担保贷款500万元,使这一新产品成功投入了市场。
乘着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这双“翅膀”,中大公司开始腾飞。2000—2003年的3年时间,公司年产值和上缴税收都翻了两番,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昔日水泥小厂今日亿万资产
1999年,上海九峰水泥厂的景象让你联想到一个“绝症”病人:水泥生产线上只有“心脏”设备,却无配套设施,袋装水泥缺了包装机,散装水泥没有卸料装置,虽然主机的月生产能力超过1.5万吨,却只能出库5000余吨,月月都亏损。每当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董事长王晓荣都会动容:“当时的我,就像一个人想渡1000米宽的大河,游到900米却筋疲力尽,只能苦苦地、绝望地挣扎着……”
当时,为了把九峰厂建成一个年产20万吨的中小型水泥厂,王晓荣已经用完了380万元银行贷款,变卖了所有的旧设备,花尽了家中的积蓄,甚至借遍了亲朋好友……再也拿不出一分钱购买设备了。眼看企业濒临死亡,王晓荣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区信用担保中心,提出了贷款担保的申请。让他惊喜的是,担保中心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调查审核,2000年12月为企业担保贷款200万元。正是靠着这笔贷款,九峰厂购置了一些辅助设备,提高了生产能力,亏损额逐步减少。用王晓荣的话说,这200万元就是企业的“救命钱”。
2001年,企业扭亏为盈,实现产值2100万元,利润67万元,上缴税收40多万元。看到可喜的成绩,担保中心认真分析了九峰厂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认为企业虽然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仍未走出流动资金的瓶颈,便再度提供贷款担保200万元。当年九峰厂实现产值3200万元,利润133万元,上缴税收81万元。
2003年初,担保中心又一次对九峰厂进行财务分析和潜力评估,3月份为它追加200万元贷款担保。这时贷款的意义已从“救命”变成了“进补”,九峰厂如虎添翼,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实现产值5200多万元,利润339万元,缴纳税收1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155%和82%。
不到10年时间,昔日一个全国最小的水泥厂,现已跻身亿万资产企业的行列。王晓荣感慨万千地说:是区信用担保中心使九峰厂起死回生,没有这一笔又一笔贷款,九峰厂早已不存在了,哪会有这么辉煌的今天和明天!
从2000年6月1日成立至今,青浦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累计为区内企业贷款担保472个项目,其中高新技术转化项目100个,占到1/4,培植区“小巨人”企业39个,占15%,累计担保贷款金额8.46亿元,在全市各区县名列前茅。据统计,2003年获得担保的78户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8%,利润上升26%,缴纳税收也增长了16%,担保贷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滚滚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