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4 作者:丁克勤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彭场镇是仙桃市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曾一度红红火火。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乡镇企业因经营机制转换不及时,曾一度陷入低谷,企业纷纷停产或倒闭,大批工人失业,乡镇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境,近年来,鼓场镇政府和财政部门转变观念,围绕建设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第一镇和全省工业及民营经济强镇的目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摆脱困境、振兴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而且把基础较好的无纺布制品加工作为重点扶持,引导做强做大,培育成支柱产业。经过几年努力,到2003年,经济形势出现了全局性好转。全镇GDP总量由2000年的152805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54980万元,年均递增20%;民营企业户数由2000年的77家增加到2003年的182家,增加了近3倍;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已由商贸流通业、工业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全方位拓展,其行业分布主要包括无纺布制品加工业、化工业、印刷业、装饰建筑业和运输业等,其中无纺布行业产值最高、比重最大,2003年,该镇无纺布产业产值总量达15.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7%。
调整支出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彭...
彭场镇是仙桃市的一个老工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曾一度红红火火。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乡镇企业因经营机制转换不及时,曾一度陷入低谷,企业纷纷停产或倒闭,大批工人失业,乡镇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境,近年来,鼓场镇政府和财政部门转变观念,围绕建设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第一镇和全省工业及民营经济强镇的目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摆脱困境、振兴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而且把基础较好的无纺布制品加工作为重点扶持,引导做强做大,培育成支柱产业。经过几年努力,到2003年,经济形势出现了全局性好转。全镇GDP总量由2000年的152805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54980万元,年均递增20%;民营企业户数由2000年的77家增加到2003年的182家,增加了近3倍;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已由商贸流通业、工业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全方位拓展,其行业分布主要包括无纺布制品加工业、化工业、印刷业、装饰建筑业和运输业等,其中无纺布行业产值最高、比重最大,2003年,该镇无纺布产业产值总量达15.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7%。
调整支出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彭场镇财政部门在保工资发放的情况下,大力压减其他支出,把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仅从预算安排上看,由2000年以前的不足3%,增加到2002年的12%。近3年,彭场镇仅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方面的资金就达910万元,改善了城市道路,美化了环境。随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一些本地和外地的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落户彭场。如新发公司在自主开发新上4条复合无纺布生产线的同时,又与美国二发公司合资1.2亿元,在彭场工业园区新上4条丙伦纺粘无纺布生产线,目前已有2条生产线投产。
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业主投资。有真诚、大胆的“予”,才会有取之不竭的“取”,彭场镇委、镇政府及财政部门主要从三个方面把实惠让给投资兴业者。一是对投资规模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凡征用农业税计税土地建厂房的,及时为其办理农业税动态征管手续,同时将土地出让金镇级分成部分全部留给企业。二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合并重组的,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三是对年度税收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凡租赁工业园区厂房和土地的,其年租金由财政补贴,三年后逐步恢复征收。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彭场镇共为18家无纺布制品企业办理了4800亩的农业税动态征管手续,让利土地出让金10万元,减免企业合并契税6万元,补贴年租金50多万元。在优惠政策的感召下,仅2002年就吸引投资1.6亿元,比彭场镇前20年乡镇企业投资总额还多。
积极支持招商,提高引资效益。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该镇一是积极安排预算资金。从2000年至2003年,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招商引资资金都在100万元左右。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近两年来,彭场镇积极参与仙桃市香港招商会和深圳招商会,每次都有1-2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正式签约。三是对招商引资中的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通讯费和公关费等实行零户统管,保证专款专用。从2000年到2003年,彭场镇共安排招商引资预算资金350万元,引进项目105个,引资5.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亿元,其中2002年实际到位资金1.6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由2000年的158万元提高到2003年的301.8万元。
搞好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发展。为了确保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彭场镇财政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切实搞好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规范收费管理,减少对企业干扰。为使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彭场镇加强了行政收费项目的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收罚缴分离”办法,取消一些不合理收费项目,精简了部分审批环节,简化了企业办事程序。同时,彭场镇还规定每月1日至25日为企业“宁静日”,在此期间除政府提前通知的一些活动外,任何部门到企业去,企业都可以拒绝接待。2000年,仙桃市宏祥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准备到外地建厂发展,为了留住该企业,彭场镇承诺:只要在彭场工业园区建厂,7天之内可以办好一切手续。结果该公司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便办好了所有手续,公司为彭场镇的高效率所折服,决定留下来扩大生产规模。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该公司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今年,该公司又投资5000万元,在工业新区征地70亩,兴建宏祥花园和无纺布市场。
二是选派业务骨干到企业帮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2002年,当了解到顺通公司因原会计业务能力差,损失了一笔资金的情况后,镇财政所立即与顺通公司协商,选派刚刚从镇财政所预算会计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到顺通公司做主管会计。经过几个月的管理,彻底改变了该企业原先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决策依据。到2003年,该公司出口交货值超过7000万元,实现税收300万元,并连续3年被评为仙桃市十大民营企业。为切实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近3年来,全镇共举办财会知识培训班8次,培训企业会计人员300多人次。
三是积极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2000年到2003年间,通过仙桃市财源担保公司共为彭场镇15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8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仙桃市新发塑料有限公司在修建新厂时,因货款一时无法回收,资金一度周转不灵,面临停产。镇财政所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助该企业联系融资担保200万元,使扩建工程得以顺利完工,为扩大生产赢得了时间。2003年底,该公司出口集装箱标柜1200个,完成出口交货值8000万元,成为国内无纺布制品加工出柜量最大的企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彭场镇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四为主”的特点。
(一)民营为主,社会贡献总量不断增长。彭场镇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十分强劲,已经成为镇级经济发展的主体。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3年全镇民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990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3420万元,分别占GDP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76.5%和26.3%。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年均递增达25%,占GDP的比重达到78%,三次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该镇民营企业缴纳的各项工商税收共计315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总额3600万元的87.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全镇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2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3.7%,这些人员中90%以上来自本镇农村,基本实现了平均每户有一人进厂务工。
——启动投资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政府创造的宽松发展环境下,更加刺激了民营业主强烈的扩张欲望和发展意识。到2003年底,全镇社会投资总额达98亿元,全部为民营业主投资,其中资产过5亿元的1家,过1亿元的10家,5000万元以上的近100家。
(二)特色为主,产业群体优势十分明显。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彭场镇182家民营企业中,无纺布制品企业就有132家,占74%,其他行业50家,占26%。在无纺布制品企业中,投资过亿元的企业3家,过5000万元的10家,过1000万元的30家,大部分企业资产都超过了500万元。全镇初步形成了以新发、宏祥、顺发、裕民、顺通等重点骨干无纺布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群体。无纺布制品由最初的围帽、口罩、鞋套等6种,发展到目前的8大类50个品种100多个系列,年生产加工无纺布能力在10万吨以上,而且形成了无纺布生产、成品加工、成品附件生产、包装加工、运输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市场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基地。如新发公司1999年以来,先后买断彭场毛纺厂等2家企业后,又投资3000多万元新上一条年产5000吨无纺布生产线,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5亿元、销售收入过亿的无纺布“小巨人”企业。
(三)本土为主,嫁接改造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彭场镇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要一点就是以本土企业的先行发展来创造向外扩张的发展优势。在形成优势经济环境之前,外商外资很少涉足这片土地。鉴于此,彭场镇把启动民间投资,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作为先发效应,支持其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和聚集合力,从而实现单一投资嫁接改造、合作合资的转换。目前,该镇通过嫁接改造、挂靠联合等形式与外商合作合资的企业达30多家,资产总额达20多亿元。
(四)外向为主,出口创汇势头十分强劲。彭场现有出口企业66家,主要出口产品有无纺布制品、小五金制品、香精香料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出口企业中,有7家无纺布制品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有18家企业成为外贸供货制企业,有3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2和CE认证。2003年出口集装箱大柜7000多个,出口交货值达9亿多元,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口总额的45%,成为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的第一镇。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