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湖,地处长江之畔,位于安徽中部,国土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19.69万人。2001年全市GDP22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9.5亿元。2001年率先在全省实行财政管理改革,建立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财政预算机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提前到5月份编制下年度预算,设立全国第一个地市级财政国库机构,并实行财政账户集中收付。市辖各县区相继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取消单位会计和银行账户的基础上,实行财务统管,收支直达,全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委托银行统一代发。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对政府投融资和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一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统一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按照拆迁、规划、招标和拍卖的程序运作,提高了政府筹资能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引导下,首创建立以政府组织、财政集中管理建设性资金和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打捆申贷的新模式,并以财政兜底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投资、承贷、建设、还贷“四位一体”投融资机制,运用市场手段,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加大政府资本运作力度,财政金融联手,创立融资授信平台,垄断土地资源,加快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经济园区。通过债转股、股变现盘活了沉淀资金。
作为国家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城市,在全面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过渡的试点工作和加快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步伐的同时,对改制企业首先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建立不足部分先由企业内部调剂再由财政酌情借支的运行机制,加快了“并轨”工作的进程。
财政、金融联手共建公共支出改革、制度融资支持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社保基金市场化运作平台等全新的投资理念,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确保了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