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兴山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北侧,是古代汉明妃王昭君的故里。80年代初,兴山县旅游开发建设以昭君村为突破口,修复了王昭君纪念馆。90年代县旅游部门多方筹资500余万元,在昭君村先后修复了昭君书院、娘娘泉、昭君故宅等10余处景点。除昭君人文景观外,兴山县还开发了诸多自然景观,主要有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洞景区、高岚风景区。目前,全县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丰富昭君村游览区人文景观。在完善昭君村现有景点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古汉文化的展示和民俗的演示,改建昭君村民居,建成古汉文化村落,并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还兴建了名人故里寻踪、汉文化旅游等重点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扩大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游览区。重点开发了溶洞观光猎奇游、山木避署休闲游、夏令营和森林浴保健游等旅游产品。在开发时尽量保持原始特色,很好地解决了由森林经营向旅游开发的转轨、旅游特色与拳头产品的问题。突出自然主题,开辟龙门河中科院阔叶林博物园游览,强化生态旅游功能,大力开发生态产品、专项产品和四季...

兴山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北侧,是古代汉明妃王昭君的故里。80年代初,兴山县旅游开发建设以昭君村为突破口,修复了王昭君纪念馆。90年代县旅游部门多方筹资500余万元,在昭君村先后修复了昭君书院、娘娘泉、昭君故宅等10余处景点。除昭君人文景观外,兴山县还开发了诸多自然景观,主要有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洞景区、高岚风景区。目前,全县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丰富昭君村游览区人文景观。在完善昭君村现有景点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古汉文化的展示和民俗的演示,改建昭君村民居,建成古汉文化村落,并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还兴建了名人故里寻踪、汉文化旅游等重点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扩大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游览区。重点开发了溶洞观光猎奇游、山木避署休闲游、夏令营和森林浴保健游等旅游产品。在开发时尽量保持原始特色,很好地解决了由森林经营向旅游开发的转轨、旅游特色与拳头产品的问题。突出自然主题,开辟龙门河中科院阔叶林博物园游览,强化生态旅游功能,大力开发生态产品、专项产品和四季观光产品。同时加强配套服务建设,为旅客提供服务齐全的硬件环境,使之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景区。
增辟新县城古洞口水上休闲游览区。重点围绕“水”字做文章,利用水库开发水上休闲游乐项目,推出龙舟竞渡和坝上漂流等项目。在新县城恢复仿汉商业步行街和明清古建筑一条路。让游人们在游中玩,玩中乐,获得身心的舒畅,把新县城古洞口建成有吸引力的游览区。旅游业已成为兴山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