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守初心不忘百年来时路 担使命开启财政新征程

作者: 山东省潍坊市财政局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04期 2022/04/0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山东省潍坊市财政系统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启财政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作出更大财政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是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工作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财政的根本职责所在。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担当作为,自觉把财政工作融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一是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创新学习机制,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理论中心组、财政大讲堂、财政沙龙、青年读书会、“空杯”分享会、“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作用,大力营造“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具有强大的政治执行力。我们要把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全面落实省市部署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对“六稳”“六保”、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统筹、整合财政资源,制定、落实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做好保障。三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明确要求山东省要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我们要秉承“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财政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立足潍坊实际,加快创新财政政策措施,创造性推出一批新改革、谋划一批新举措,切实履行好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职能,更好发挥财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人民”二字鲜明醒目、力重千钧。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功能,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是保基本,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健全完善经济发展、物价上涨与保障标准联动机制,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稳步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础养老金等民生保障标准,确保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水平。同时,结合潍坊实际,适时扩大民生保障覆盖范围,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二是强服务,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关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支持在更大范围实施限时免费停车、课后延时服务等惠民举措,全力保障公办
36幼儿园全覆盖和基础教育公办学校建设,落实口袋公园和公共厕所建设奖补政策,健全提前和延长供暖财政补贴机制,完善失业补助、岗位补贴、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制度,让群众“难事”不难、“烦事”不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拓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在统筹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积极研究财政激励政策,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保障机制,拓宽社会资本投入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有效增加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财金融合,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首当其冲。我们将加强财政金融融合,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融奖补、融资担保、应急转贷、政府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用,撬动“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构建起财政投入高效益、金融支持有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良性互动体系。一是深化“基金跟着项目走”运作模式。按照“基金跟着项目走,政府跟着市场走”的思路,持续优化基金政策体系,积极探索构建“基金+项目+银行+券商”模式,为企业提供涵盖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券商辅导等多要素、一揽子金融方案,力争每年新设立参股基金不少于30亿元、新增基金投资不少于30亿元,努力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注重发挥基金招商作用,每年至少引入5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和企业,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不断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财政政策引导和扶持,财政兜底延长“免费担保”政策时限,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打造以市级担保公司为核心的全市担保联盟,尽快实现“政银担”业务市县全覆盖,力争全市每年新增担保再担保业务超过150亿元,其中“小微”和“三农”业务占比达95%以上,为广大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融资支持。三是加快建设财政金融融合发展平台。在当前财政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基础上,归集、整合更多部门政务数据,适时接入外部厂商多头数据和社会数据,为企业信用融资提供更多支撑 ;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入驻平台,针对性开发金融产品,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尽快将平台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省内标杆的金融科技创新新引擎,力争一年内注册用户不低于2万户,提供贷款、保险、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一站式”服务100亿元以上,3年内覆盖全市90%以上企业,更好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潍坊经济发展活力。同时,加快完善应急转贷服务体系,依托市级应急转贷基金,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开展应急转贷业务,切实缓解企业“燃眉之急”;大力推广“财金通”平台,支持广大企业利用政府采购合同获取“零担保、零附加、零收费”贷款,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始终艰苦奋斗,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部门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必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思想,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更多资源聚焦于推进改革发展、保障重点领域和加强薄弱环节上。一是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预算编制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该砍的砍、该减的减,2022年市级部门综合公用经费继续维持压减10%水平,“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零增长”,通过单位收入安排的一般性支出比照财政拨款要求从严从紧安排 ;除省、市新决策部署、新交办任务外,业务运转类项目支出规模只减不增 ;从严控制资产更新配置、公务用车更新和办公用房维修改造,腾出资金保重点、办大事。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绩效管理等业务环节,建立全市统一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资金跨层级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流动动态跟踪,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不断扩大公开范围、规范公开方式,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倒逼各级转变花钱理念。三是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全口径”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范围由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探索开展涉及一般公共预算等财政资金的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逐步实现绩效管理“全覆盖”。实施全方位绩效管理,开展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绩效评价,市县联动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对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在市县两级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树牢底线思维,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隐患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和“人民”同样成为关键词的,还有“忧患”。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财政领域风险逐渐暴露,其他领域风险也有向财政集聚的趋势。我们将树牢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财政事业健康    发展。一是加快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常态化债务监控机制,加快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适当压减政府购买服务投资规模,推动政府债务总量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支持,完善再融资债券发行机制和市场化置换措施,降低债务成本、拉长还款年限,有效缓释债务风险。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作用,逐级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坚决遏制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进一步降低政府综合债务率。二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把“三保”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财政预警指挥平台作用,坚持“财力优先保障、库款优先支付”,坚决守好“基本中的基本、底线中的底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库款调度力度,资金重点向财政困难县市区倾斜,进一步增强基层“三保”能力。建立“三保”资金台账,对县级“三保”预算安排与执行、财政收支、库款规模、债务偿还等情况,定期研判分析,进行实时调度,督促县级守牢“三保”底线。三是积极防范社保基金风险。加强与人社、民政、医保、税务等部门沟通配合,完善社保基金收缴日清月结制度,确保社保基金及时足额入库。严格落实居民养老、居民医疗等社保基金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坚决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认真贯彻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措施,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


责任编辑  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