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王国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 河南省洛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国辉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期 2022/01/21

河南省洛阳市财政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广泛深入推进,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动员部署全局各支部和各科室(单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切实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为推动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财政答卷。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汲取智慧力量。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神,学习领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要意义,在深刻认识伟大成就中进一步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坚定信心决心。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入党誓言,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时刻保持警醒。坚决守住底线,保持清正廉洁,对党规党纪始终心存敬畏。三是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科学谋划2022年财政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自觉把财政资源的统筹和分配、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放在新发展格局中考量谋划,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好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资金保障,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建设“人人持证、技能洛阳”。支持豫西公共卫生中心、省第二儿童医院等医院建设,补齐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短板。支持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洛阳校区等驻洛高校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二是加大惠企力度。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坚持“项目为王”,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更好地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统筹起来,突出财政支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环节,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支持实施传统优势企业“三大改造”计划、高成长性企业倍增计划、未来产业布局计划,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提升政策效能。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绩效,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支持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展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集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乡村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性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形成整体协同的资金链。在建设科技产业社区上下更大功夫,支持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工程,支持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助力洛阳打造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平台城市,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城市功能创新增强聚合能力、以发展模式创新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省财政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省、市、县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格局。调整完善市与中心城区财政管理体制,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推动财力尽可能向城市区倾斜,同步下放事权责任,推动管理力量下沉,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激发县区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内生动力。探索建立南部四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充分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市级部门支出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方案,自编制2022年市级预算起,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要求,不断拓展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首次实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对市级部门预算资金全覆盖,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全力打造高素质财政队伍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深化以案促改,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着力打造清风书屋、清风讲堂、廉政监督员、家风教育四张名片。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大讨论、“三转三优”(即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优效能、优服务、优创新)等活动,进一步锤炼财政干部工作作风。不断完善创新激励奖励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激发财政干部务实重干、争先进位的奋斗热情。二是激励担当作为。认真贯彻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会议精神,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选用敢于担当、务实重干、心有百姓、勇于改革、善于学习的干部。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激励奖励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鲜明树立重结果、重实干、重实绩的作风导向,激发财政干部担当作为。三是提升专业素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鼓励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地区,“走出去”“沉下去”,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焦持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财政干部专业化水平,践行“一线工作法”,强化“马上办”的意识,着力提高“六种能力”,全力以赴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四篇文章,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  刘永恒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