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作者: 山东省东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师辉
来源:《中国财政》2021年第24期 2022/01/0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指明了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全会召开前夕,10月20日至21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东营考察,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贡献东营力量,展现财政担当。


在学习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中明方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召开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要求山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赋予山东新的发展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共同富裕等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东营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明确了东营在山东建设现代化强省和“三个走在前”中的定位。东营财政将牢固树立“以政领财”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推动东营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共同富裕,把握好财政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通过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和强化资金精准供给等措施,切实将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一)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上争当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调研时,对加快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修复,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出要求。东营将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重点,突出抓好黄河现行流路保护治理、湿地功能恢复、沿黄生态长廊建设、互花米草治理、生物多样性提高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标杆。加强水气土治理和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污水治理、水质提升及环境监测预警一体化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堤防加固、河道整治、防汛设施、防潮体系建设。财政部门将围绕上述工作方向,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研究论证拟实施重大项目,增强项目与上级政策支持方向的契合度。统筹用好一般预算资金、上级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券、世行贷款等多渠道资金,形成支持合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调研时对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东营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链长制”为抓手,推动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财政部门将以3亿元技改资金、6亿元科教资金为抓手,推动企业加快延链补链、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融资担保资金、股权引导资金和应急转贷资金作用,为市场主体增信、减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力支持“才聚东营”“百千万聚才计划”“金蓝领聚才计划”等人才政策落地,为企业良性运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调研时,对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农高区发展指明了方向。东营将发挥国家级农高区优势,以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抓手,着力提升、新建7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建立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6万亩,奋力在发展盐碱地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财政部门将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通过统筹涉农资金、科技发展资金,对接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和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等多种手段,为盐碱地农业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优势产业育成和人才聚集培养等提供财力支撑,推动盐碱地农业发展思路从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培育作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为全国盐碱地开发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再立新功。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调研时强调,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东营作为胜利油田主产区和中海油重要产区,将进一步深化油地合作,大力支持胜利油田、渤海油田增储上产,加快实施中海油千万吨原油储备基地项目,推动地方炼化企业与胜利油田合作推进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财政部门将积极为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提供保障,抓好油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学前教育及医疗等方面的承接事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油田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支持胜利油田全力发展主业。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落实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上网电量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东营市财金集团清洁能源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主体作用,在地热以及光伏发电领域加强与胜利油田的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样性,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打造能源节约型城市。

(五)在促进共同富裕上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东营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时,要求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财政部门将在推进黄河滩区迁建和黄河南展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就业创业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保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政策的有效衔接,全力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强农业金融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推广力度,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助力。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社保、民政等方面投入,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在深化改革创新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上见实效

(一)深化财源建设改革,涵养财源“活水”。在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推动油地融合、谋划新型业态等长效财源培植方面深下功夫,通过培育支柱优势产业,支持重点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产业做大做强与培植财源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提高收入组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放水养鱼、涵养财源,推动财政收入合理稳定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打好财政“算盘”。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清理小散乱和重叠低效财政政策,将有限的资金汇聚起来,握指成拳,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深化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市以下财政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促进市与县区间财政事权和财力相匹配。

(三)深化绩效管理改革,扎牢支出“笼子”。统筹运用预算评审与绩效评价组合工具,加强对重点建设、专项资金、大额支出等项目的评审评价,促进预算安排与执行并重、衔接呼应。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联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申请的前置条件,加强支出政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四)深化股权投资改革,形成投资“循环”。在已实施财政股权投资项目17个、投入股权2.2亿元的基础上,将财政资金股权投资范围向市主导产业、“四新”和“四化”产业领域延伸扩展。探索建立投贷联动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对财政股权投资项目加大授信力度,努力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

责任编辑  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