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坚持唯实惟先 推动财税博物馆事业发展
中国财税博物馆
中国财税博物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笃行“两个维护”,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把唯实惟先内化于心、见诸行动,发挥阵地优势,传承优良传统,守好财政“红色根脉”,在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推动财税博物馆事业发展。
强化政治统领,坚持唯实惟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财税博物馆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思想理论武装相结合,坚持原汁原味学与联系实际学相结合,探索交流研讨学、党课专题学、实地体验学等各种形式。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更大的工作热情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唯实惟先、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更高层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倡导唯实惟先的工作作风。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落实党建双重领导责任,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倡导唯实惟先工作作风,并落实落细责任,营造干事创业、团结务实工作氛围。
聚焦核心任务,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唯实惟先
做实做细新职能。2022年财政部部史部风展馆交由中国财税博物馆运维,...
坚持唯实惟先 推动财税博物馆事业发展
中国财税博物馆
中国财税博物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笃行“两个维护”,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把唯实惟先内化于心、见诸行动,发挥阵地优势,传承优良传统,守好财政“红色根脉”,在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推动财税博物馆事业发展。
强化政治统领,坚持唯实惟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财税博物馆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思想理论武装相结合,坚持原汁原味学与联系实际学相结合,探索交流研讨学、党课专题学、实地体验学等各种形式。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更大的工作热情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唯实惟先、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更高层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倡导唯实惟先的工作作风。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落实党建双重领导责任,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倡导唯实惟先工作作风,并落实落细责任,营造干事创业、团结务实工作氛围。
聚焦核心任务,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唯实惟先
做实做细新职能。2022年财政部部史部风展馆交由中国财税博物馆运维,财税博物馆党委将其作为职能拓展的平台,全力配合财政部人事教育司等有关单位顺利完成部史部风资料汇编,加强对展馆使用、管理、开发的统筹规划,拟订展馆使用管理及开发方案,起草运行制度规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预约参观办法。同时派员到部史部风展馆工作,努力发挥展馆“三个基地”作用。
做精做深专题展。联合部机关党委,举全馆之力积极有序筹办“崇清守廉——财政廉洁文化专题展”,充分运用馆藏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廉洁故事。赴湖北武汉、山东聊城等地广泛征集廉政文物和史料,反复打磨精心谋划展陈大纲,克服困难,奋勇争先,确保展览如期开幕。
做强做新主阵地。立足现有条件和发展需要,分步实施中国古代财税历史展厅提升改造工程,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完成修缮,并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公众开放。编辑发行《中国财税博物馆》第四期专刊,加强财税历史文化教育与知识普及。广泛征集反映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的藏品,为下一步开展相关专题展览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担当作为,在推进政策落实中唯实惟先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共同富裕。举办“共同富裕财税思想与实践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同志、专家学者探讨共同富裕财税思想和实践问题。会议期间,促成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与衢州市常山县同弓乡达成结对合作意向,助力深度挖掘农村盘活土地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富民强乡的做法和经验。
参与博物馆验收工作,助力乡村建设。选派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同志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19家杭州市乡村博物馆验收工作。深入基层,在一周内连续实地走访、座谈,看工作台账,查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对展陈主题、内容和展览形式设计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验收报告,有力推动乡村博物馆建设。
深入社区推进共建,助力基层治理。积极推进“党员进社区、共建好家园”工作,亮明党员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全馆党员进社村报到率100%。馆党委与所属社区达成党建共建协议,并合作开展了“孝心助老——关爱老年失智症公益活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将结对共建、互促互进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工作、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抓实专题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唯实惟先
弘扬财税文化,服务社会公众。充分利用中国财税博物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高校现场教学基地、廉政旅游专线参观点的优势,发挥财税文化宣传教育、党史教育对外展示的作用,接待来自各行各业团体参观。配合杭州市滨江区税务局进行财税历史相关视频拍摄,提供文献及图片资料。中国财税博物馆入选浙江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将更好地为财税系统和社会单位主题党日活动提供服务,引导社会公众了解优秀财税文化。
深化财税宣教,助力青少年教育。积极发挥博物馆作为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基地的作用,以馆藏文物文献资源为核心,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不断落实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完成三个类别教学课程。
责任编辑 廖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