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改革开放先行区
山东省德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林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污染源管控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流域绿色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德州市财政部门多措并举,支持美丽德州建设。一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中心,统筹各类环保资金0.95亿元,支持开展扬尘、臭氧及机动车管控等重点领域治理,提升空气质量;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土壤修复,消除重大环境风险。二是实施流域县际生态补偿,2022年德州市12个县(市、区)与济南市、聊城市、滨州市有关县(市、区)正式签订28个跨界断面的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完成率100%。通过落实流域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县市区治水责任感不断增强,流域上下游治污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50%,超额完成国家、省目标要求。全市水环境质量指数5.51,达到有记录以来最优值。三是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2022年设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专项资金1700万元,支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四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累计投入10.69亿元,植树造林67.8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0.8%。
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提升财政保重点、兜底线、促发展的能力,制定差别化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全市共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96.8亿元,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57.8亿元,“六税两费”减免等减税降费政策19.3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等政策18亿元,各项优惠政策共惠及企业28万户(次)。二是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7亿元,依托25项奖补政策和推进措施,全面加快推进德州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支持设备更新升级、支持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企业智能制造、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等。三是2022年上半年,市财政会同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研究出台三批共37条助企政策措施,稳定就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经营信心,促进消费回升,下半年德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稳,经济运行态势转好。四是强化科技和人才“双轮驱动”。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6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2亿元,加强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主动对接中科院、齐鲁工业大学等创新源头,吸引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擦亮“人才德州”服务品牌。五是支持创建中国体育名城。组建10亿元德州体育产业基金,通过“国资平台+产业基金+上市公司”方式推动骨干企业开展省内、国内国际并购,鼓励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发挥体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促进黄河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丰富乡村振兴新内涵
一是坚持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农业农村领域,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管理,2022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7.64%,二是持续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2022年市级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6.1亿元,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市级对农村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总体稳定。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是乡村振兴的本源所在,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2022年,以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率先在全省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通过深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能人创业带动就业等7项创新改革举措,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进行系统性、继承性、先行性探索。四是扎实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全国五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德州市早在2009年就已率先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在此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示范区创建,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2022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五是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2022年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每个中心镇1000万元、特色小镇500万元支持;县(市、区)每年投入不少于1500万元用于中心镇、特色小镇建设,力争高点定位、系统布局、示范引领、聚力突破,打造产业振兴的引领镇、公共服务的先行镇、乡村文明的样板镇、共同富裕的示范镇。六是积极推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园区规划占地1.1万亩,计划总投资500亿元,已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2021—2025年)》。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七是推动农业节水增效。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德州位于黄河下游,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德州市通过建立农业灌溉定额内优惠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利用财税杠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有效推进深度节水控水行动。

德州市齐河县黄河国际生态城。刘磊 摄
发挥财政监管职能 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绩效
德州市县两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各项政策,严格实行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工作机制,监督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作用,严格实行事前绩效目标编制、事中绩效跟踪管理、事后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2022年,庆云县对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根据评价结果和项目运行实际情况,庆云县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费由2200万元增至2440万元,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应用机制促进了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