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菏泽市牡丹区广福街从事饮食经营的个体户刘伟,半年前因偷税被地税机关查处。2001年3月,牡丹区地税局作出处罚决定。对于这个结果,他本人没有任何异议,因为整个案件的事实非常清楚,税务机关的处罚也非常公正,他应当受到这样的处罚。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6月,菏泽市地税局的两位税官专程来到他的家中,详细了解该案件执法过程,询问他对税务干部执法有何意见。刘伟感动地说:“这事是由牡丹区地税稽查分局审理的,他们态度很好,处理也很公正,我很服气。”
刘伟只是众多涉税案件回访纳税人中的一个。菏泽市地税局自从2000年4月份实行执法回访、责任追究制度以来,已回访纳税人2286人,发现各类问题163个,并全部进行了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回访活动,地税局牢牢掌握了队伍建设和税收征管的第一手材料,增强了地税队伍执法工作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树立税务良好执法形象、严格执法、文明办税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何回访,访些什么,目的何在?
执法回访、责任追究制是按照不低于涉税案件10%的比例,随机抽取管理、征收、稽查的各类涉税案件进行回访。同时将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征纳矛盾尖锐、事关纳税人切身利益的案件作为回访重点。回访的重点内容包括:涉税文件、税政管理、税收征管、执法执纪等16个方面。对干部在税收执法中出现的造成税源流失,妨碍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种种过错,视其情节轻重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对干部在税收征管中出现的不征、少征税款,擅自减免税,漏征漏管,税务检查不力,纳税资料整理不全,税收处罚不到位等行为,明确规定给予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
在具体操作中,市局成立10个回访小组,由市局党组成员和有关领导任组长。执法回访、责任追究时,不与涉税案件承办人打招呼,直接回访涉税案件纳税人。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组长每半年集中半个月时间,带队进行集中回访,平时进行不间断回访,对回访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区分不同情况,会同有关科室和办税人员制定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各县区地税局也成立了执法回访、责任追究自查领导小组,制定了税务局长接待回访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在菏泽市地税局,无论是税务干部滥用手中权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为政不廉、以税谋私,还是因业务能力不强、工作热情不高,都将受到追究。严格的税收执法责任追究,使当事人无话可说,旁观者心服口服,各级领导引起警觉,保证了菏泽市地税系统税收执法的严肃性。今年以来,菏泽市地税局全系统干部拒吃请、拒到高档娱乐场所消费868人次;拒收礼品、有价证券及其他钱物折合人民币28.86万元。最近,菏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行风工作时,菏泽市地税局以综合分97.8分的好成绩,连续第三年获“市政府纠风工作优胜单位”称号。
回访必果、有错必究,务求实效
为理顺和化解个别纳税人的不满情绪,回访人员甘愿做出气筒,给纳税人一个说话的机会,把事说清,把理讲明。去年以来,市地税局通过回访纳税人,全市共消除越级涉税上访苗头30多个,发现并解决矛盾隐患20多个,为纳税人解答税收法律问题1389个。
王卫是菏泽市牡丹区地税局的一名干部,2001年元月从农村基层分局调到区稽查分局。到稽查分局的第二天,他便跟稽查分局里一位业务能力较强的同事去一家申请注销税务登记的企业进行税收清理。这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主营印刷机械业务,他们决定重点检查企业所得税。由于是来稽查分局后第一次查账,王卫格外重视,他一边仔细查阅企业账册和有关资料,一边看同事是怎么查的,想好好跟这位业务高手学习。查了两个多小时,王卫觉得该查的问题都已经查了,该翻的账都已经翻了,该看的凭证都已经看了。再说,有分局里公认的业务尖子坐镇,还会有什么问题查不出来呢?可万万没想到,由于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企业所得税上,未能发现企业股东分红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执法回访时,被回访人员查出,为此,王卫和他的同事成为牡丹区地税局2001年上半年第一例受到责任追究的干部,分别被扣发奖金,并被通报批评。
成武县地税局的老杨则一时“好心”,犯了大错。2001年6月,成武县地税局按照上级部署清理欠税。某私营老板是老杨的邻居,找到了老杨开绿灯。老杨想:“我与企业领导感情不错,该企业从没拖欠过税款。如今企业资金紧张,税款缓缴几天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这年头私营企业经营也不容易,照顾照顾吧。”于是老杨同意让他缓缴税款。老杨出于私人感情照顾了该企业,但菏泽市地税局却不能因为私人感情照顾他。不久,市地税局在回访时接群众举报。因为,根据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县级税务执法机关没有缓缴税款审批权。为此,老杨受到了严厉的责任追究,被扣发全年奖金,并被调离原工作岗位。
当然,受处罚的不仅包括当事人,也包括负有领导责任的局长、分局长。菏泽市地税局要在全局职工中灌输这样的理念:一个人的言行代表着整个团队的形象,一个人的违纪会影响全局的利益。也有人认为处罚太重,是小题大做。然而,市地税局局长张川英的态度非常坚决:“小事不小,良好的税务形象就得从小事抓起,方能防微杜渐。”
像王卫和老杨那样受到责任追究的干部,在菏泽市地税局还有不少。到目前为止,菏泽市地税局2700多名干部职工中,已有176人在回访中受到责任追究。
当然,让干部接受这种观念,需要一个过程。王卫刚被追究时总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真倒霉!第一次下户查账,就让人给追究了。”同时还有些愤愤不平:“这不过是一时疏忽大意造成的失误,凭什么要追究呀?谁还没个错呀,我又没在企业吃一口饭、抽一根烟。”
针对这些认识,张川英局长在大会小会上不厌其烦地讲道理。王卫逐渐想通了:虽然是疏忽大意造成了失误,但没有查出企业应缴未缴的税款,这就是错误,错了就该受到追究。
老杨被追究后也憋着一股劲:“以后在工作中可不能再有私心。”同王卫一样,他也不想再出错。他被调去管个体税收后,把所有无照经营户的税收都管了起来,仅此一项,每年就增加税收8万元。
菏泽市地税局人事科长刘勇说:“执法回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以来,不但有力地促进了组织收入工作,更重要的是强化了队伍建设。执法回访、责任追究制着眼于‘治内’,促使广大税务干部积极学法、用法。一是表现在学习培训方面,由以往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全市地税系统有800多人报考了山东大学函授财会班、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函授班等,1005人接受各种学历教育,其中在读在职研究生5人、本专科生1000多人,在职学习人员占全市地税系统总人数的60%以上,干部职工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对领导实行责任连带追究,从某种程度上对广大干部起到了触动作用,使其产生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紧迫感。三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吃、拿、卡、要’现象,增强了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