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深化与多双边开发机构全方位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 服务国内改革发展

作者: 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
来源:《中国财政》2021年第14期 2021/07/30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财金合作。1980年,党中央审时度势,抓住历史机遇恢复了我国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在党中央领导下,四十余年来,我国与多双边开发机构的合作卓有成效,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和智力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与多双边开发机构合作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成功建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和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全面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机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国内改革发展大局,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国际财金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四个转变:从以国际金融组织借款国为主,转变为国际金融组织重要股东国和捐款国;从国际金融组织参与者转变为国际金融组织创建者;从以资金合作为主,转变为更多在制度、规则方面进行合作;从发展经验取经者转变为发展经验提供者。


图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


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新机构,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一)发起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要创举。中国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倡建国、最大股东和东道国,财政部作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推动亚投行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实现国际性、规范性和高标准稳健运营。自2016年1月开业以来,亚投行运营取得显著成绩,在国际上树立了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截至2021年6月8日,亚投行共批准了123个项目,贷款额超过246亿美元;成员总数已达103个,全球代表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获得国际三大评级机构AAA最高评级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给予的合格债券零风险权重,成功发行85亿美元全球债券和3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与世行、亚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成为国际多边开发体系新的重要一员,并于2018年12月成功申请成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亚投行迅速行动,成立了规模13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和规模3000万美元的特别基金贴息窗口,支持成员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充分体现了亚投行的行动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各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融合,证明了多边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次伟大实践。

2020年7月28日,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在亚投行北京总部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希望亚投行不负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众托,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并就此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聚焦共同发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第二,勇于开拓创新,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第三,创造最佳实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第四,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二)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成为金砖国家财金领域合作的重要务实成果。新开发银行(以下简称新开行)自2015年7月开业以来,在机构建设、政策制定和业务运营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实现良好开局,得到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中方积极发挥作为创始成员国、重要股东国的作用,认真履行东道国义务,支持新开行践行自身宗旨,会同各方一道引领新开行向专业、高效、透明、绿色的方向发展。截至2021年5月中旬,新开行共批准76个贷款项目,贷款金额约284亿美元;打造本币投融资业务亮点,本币贷款金额约62.46亿美元,占比达21.99%,累计发行180亿元熊猫债;首批扩员正式谈判进展顺利,后续扩员工作已经启动;积极支持成员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设立了总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抗疫紧急援助资金安排,并制定了相应快速审批政策;得到惠誉和标普继续给予AA+国际信用评级;总部大楼于2020年12月举行竣工仪式,非洲区域中心、美洲区域办公室、欧亚区域中心均已开业运营,印度区域办公室计划于2021年开业;正式加入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累计对外签署31份合作备忘录,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

(三)引导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高质量运营,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知识合作与能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以下简称中亚学院)立足服务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自2015年3月实体化运行以来,在中方引领下实现稳步发展。中亚学院将CAREC2030战略五大重点业务领域中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性,贸易、旅游和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和经济互联互通三项作为能力建设和研究重点,已开展了51场培训和27项研究,参与人数约1500人,并逐步开发出了特色旗舰产品,包括每年一届的中亚区域智库发展论坛、每年更新的《中亚区域融合指数》等。此外,中亚学院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成立了由成员国政府官员和智库、学术机构及国际组织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伙伴关系不断拓展,已与12家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获得了世行、亚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观察员地位。


深化与传统多双边开发机构合作,我国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传统多双边开发机构全方位合作,引导机构重要战略政策制定,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推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于2018年通过新一轮增资和股权改革方案,我国在世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股权和投票权分别由4.68%和4.45%提升至6.01%和5.71%。积极参与世行国际开发协会(IDA)第18、19期捐资。保持我国在亚行第三大股东地位,积极参与亚行亚洲发展基金(ADF)捐资,向ADF第13期捐资1.2亿美元。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第12期增资承诺捐款85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是最大发展中国家捐款国。高效运营在世行、亚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设立的中国基金,促进中国发展经验和技术走出去,拓展南南与三方合作。

(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各方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原则共识,与全球环境基金(GEF)、绿色气候基金(GCF)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支持国内生态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积极参与相关机构治理和政策制定进程,加大对GEF第7期捐资力度,展示我国负责任发展中大国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形象。

(三)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平台参与国际抗疫合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支持世行、亚行、亚投行、新开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分别设立1600亿、200亿、130亿、100亿、4000万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救助资金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协助世行等国际机构在华采购防疫医疗物资,世行向中国医药公司采购额超过3000万美元。推动世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原则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推动世行集团国际开发协会探索设立新冠肺炎流动性基金。


利用多种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共建“一带一路”


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重要倡议,与国际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了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2019年3月,财政部与世行、亚投行等8家国际金融机构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的谅解备忘录》。2020年上半年,非洲开发银行、新开行签署备忘录,正式加入MCDF,参与MCDF的国际金融机构达到10家。设立了MCDF基金用于支持MCDF运营,由亚投行担任基金托管方。截至2020年底,中国、埃及、沙特阿拉伯、匈牙利、柬埔寨、老挝、菲律宾7国共同承诺向MCDF基金捐款合计1.803亿美元。2021年MCDF正式投入运营,通过促进信息分享、能力建设和项目前期准备,支持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多次与世行、亚行、亚投行在年会或春会期间举办“一带一路”研讨会,与世行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廉洁之路、企业合规经营开展研讨培训活动,通过国际机构平台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用好多双边开发机构资源,服务国内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一)对标世行评估标准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牵头推动相关部门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对标世行评估标准和国际先进经验,聚焦国内营商环境短板弱项,出台了200余项精准的改革举措,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搭建改革经验国内国际双向交流平台,组织相关城市和部门与世行以及相关先进经济体交流分享改革经验。与世行共同举办三次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组织国内有关方面赴先进经济体开展实地调研,支持世行与国内相关部门和城市开展付费技援合作,总结推广北京、上海参与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改革经验,带动国内整体营商环境改善。推动世行全面总结近年来中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成效和经验,形成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的专题报告,对外讲好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故事,为国内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十三五”时期,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改革成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我国作为全球主要投资目的地的国际地位持续稳固。

(二)加强与多双边开发机构资金合作。保持与世行、亚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传统机构贷赠款规模总体稳定,逐步提升与亚投行、新开行等新机构贷赠款规模,拓展贷赠款合作新模式,提升项目创新性和示范性。完善多双边贷赠款合作管理制度体系,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利用多双边开发机构资金累计承诺额约1828.61亿美元,支持3817个项目,在农业、工业、能源、交通、教育、卫生、城建、教育、环境、信息与通信、公共管理与法律等多个领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多家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提供了贷款资金、技援资金和智力资源支持,既为我国疫情防控提供了紧急资金,也为我国公共卫生机制建设和疫后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支持。在开展主权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在华开展非主权贷款业务,“十三五”时期世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分别批准97.9亿美元、19.43亿美元对华投资和贷款。

(三)提升与多双边开发机构知识合作附加值。与世行联合完成《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创新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旗舰研究报告。借助国际金融组织专业能力,支持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技援合作与能力建设。引导世行、亚行、中亚学院等国际组织为国内抗击疫情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言献策。与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联合举办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五届对非投资论坛、第二届中拉投资与合作高级别论坛,以及多期南南合作培训班和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班,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李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