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河北唐山: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奋力谱写财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河北省唐山市财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强大动力,实干担当、拼搏竞进,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财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找准新时代财政工作“行动坐标”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治性是第一属性,必须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让对党忠诚、政治过硬成为最纯的底色。
一是把准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四个伟大成就”“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等丰富内涵,特别是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二是找准职能定位。财政机关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讲政治的高度找准财政职能定位,坚决听从党中央号召,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三是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全局高度思考问题,自觉把财政工作放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系统中研究谋划,放到唐山发展“一盘棋”中部署推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真正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全力践行财政使命,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唐山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目标的关键时期,唐山市财政系统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财政贡献。
一是在“生财”上全力以赴,不断壮大综合财力。一方面,将高质量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增收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财源结构,培育税源增长点,努力实现财政收入高质量可持续增长。进一步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势能。另一方面,科学研判经济运行形势,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二是在“聚财”上拓宽思路,多渠道筹资融资。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聚焦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等重大事项,认真做好项目谋划、筛选和储备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及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用足用好债券资金,优化投向结构,合理扩大使用范围,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加大PPP模式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乘方”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发展。
三是在“理财”上狠下功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盘活各类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支出审核,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加快资金支出进度,试行将年度部门预算安排与上年度部门支出进度挂钩,确保支出高效有序。深化财政改革,扎实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四是在“用财”上突出重点,全力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突出重点、精准投入,全力保障大事要事实施。加大对创新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科学提出资金安排意见、制定资金支持政策,为重大项目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做好抗疫物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控资金保障工作。
五是在“管财”上严守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坚持政府债务“借、用、管、还、控”全过程管理模式,确保政府债务按时还本付息,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坚决做到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同时,严格履行对市管各区财政补助和兜底责任,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加强财政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铁军”
在新的征程上,“赶考”远未结束,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坚持和完善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要求,着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拓展学习广度、深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强化担当,锤炼干部队伍过硬作风。将履职尽责、务实肯干作为基本要求,强化担当、担责意识。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财政收支矛盾,激励财政干部敢于直面问题、主动破解难题,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在思维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勇于抛弃路径依赖,敢于创新尝试。
三是争创一流,推进各项工作争先晋位。坚持“争第一、创唯一”工作标准,主动向全国全省先进对标,设定最优目标、制定最高标准、拿出最大干劲,真正做到干则干好、干则一流。把“马上办、立即办、办得好”作为基本工作准则,对中央、省、市部署的各项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四是严明纪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严举措,持之以恒抓好正风肃纪。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联动格局。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微杜渐,守牢底线。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学好用好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财政法律法规,规范理财行为,强化财政监督。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