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浙江:真抓实干树好典型 厉行节约过好紧日子

作者: 《中国财政》记者 张小莉;特约通讯员 顾健耀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2/06/14

浙江:真抓实干树好典型

厉行节约过好紧日子

《中国财政》记者  张小莉

特约通讯员  顾健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浙江省财政厅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针对《浙江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实施过程出现的新情况,结合审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提出16条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具体清单。通过建立清单管理、跟踪督办等机制,进一步明确过紧日子有关工作要求,确保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各市县按照清单化管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细化政策措施,从各个方向深入探索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形成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从“廉政灶”“绿色拼车”到全国“节水领跑”,从重大节会展会经费支出“紧箍咒”到“过紧日子负面清单”……展现了浙江各地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一个个生动实践。经地方推荐、初步筛选、联合会审等程序,中共浙江省纪委机关、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秀案例的通知》,从全省遴选出10个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秀案例,供各地交流学习推广。



——温州市建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负面清单


明确18项81条负面事项,首次将厉行节约范围扩大至信息化项目、政府投资、宣传等领域,在规范“怎么做”的前提下,设置“不能做”事项,确保党政机关的支出控制在合理区间。



——台州市打造事前绩效评估标准化作业指导体系


将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流程分解为三大阶段十个环节,全面梳理事前绩效评估各环节需要涉及的流程、资料和文书,形成《事前绩效评估作业指导书》,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标准化,通过强化绩效约束压实过紧日子。



——东阳市探索编外聘用人员“一件事”管理


坚持“数字+监管”理念,整合编办、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医保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东阳分中心等5个部门,完成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一件事”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实现部门间数据互通共享。通过精准管理,确保编外聘用人员规范有效管理,实现减员增效。



——常山县“廉政灶”“绿色拼车”压减三公开支


出台“廉政灶”制度,将机关部门及乡镇食堂和偏远村的农家乐经营点或小饭店设为“廉政灶”固定消费点,消费上限为30元/人。公务人员在县域内开展公务活动,可就近选择“廉政灶”消费点自费用餐,凭个人手机“一码通”支付。聚焦车改单位用车指标超预算难题,联合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参考互联网拼车模式,在全省公车“一张网”综合管理平台基础上,推出“公务拼车”出行模式,按照“能拼就拼、应拼尽拼”原则进行派车,有效降低出行成本。



——海宁市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革


制定《海宁市行政中心节水管理制度》和年度行政中心用水实施方案,划分6个用水管理维护片区,实现定人定岗定区域。以技术化改造提升节水实效,以数字化推进实现创新发展。建成首个公共机构水资源动态平衡监测系统,实现智能远传水表实时计量全覆盖。



——绍兴市为重大节会展会经费支出标准戴上“紧箍咒”


按照“保基本、控个性”原则,将节会活动的所有支出内容整合为7个大类、22个小项。支出预算分别按总额包干或定额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和固化,其中对节会方案策划、标识设计、会场灯光音响、场地氛围制作等4个小项实行总额包干;对搭台布展、LED显示屏等18个小项按定额标准核定。



——常山县“公物仓”全面盘活闲置国有资产


明确财政局、机关事务局、各行政事业单位“三方职责”,建立政府部门间资产调剂机制,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一盘棋”统筹谋划,明确部门闲置、超标、低效运转、可重复使用资产,统一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集中调拨,实现资产的“N”次循环使用。依托“资产云”平台建立“常山县县级单位公物仓”资产云账号,构建“线上+线下”双仓并行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公物仓内资产以数、图形式呈现,实现公物仓内资产线上可查、线下可调。



——杭州市西湖区打造“资产云管家”场景


依托省财政厅资产云2.0系统,通过“V字模型”构建“资产云管家”应用场景,打通预算管理一体化、政采云、财务云、网拍云等业务系统,在全省财政系统中率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线上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建立国有资产“数字驾驶舱”,从多个维度呈现国有资产生态画像,实现“一屏全掌控”。创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有国有房产管理、办公资产使用、资产管理效能等“三大维度九个指标”,系统自动生成绿、黄、红“健康三色图”。



——温州市政务云项目批量集中采购


开展政务云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将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从分散的各个具体使用部门单位调整至一家业务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统筹项目需求、规范使用标准,并依据各相关部门历年政务云资源的使用率和新建项目政务云资源需求的合理性对各相关部门上报的预算和需求进行审查,进一步整合项目、压缩预算,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绩效双提升。



——温州市龙湾区推进数字化改革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积极探索过紧日子新思路、新举措,通过数字化改革推进无纸化办公、制止餐饮浪费、推广节能低碳生活、债务降本减负等措施,积极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创新节约新模式,坚决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要求落细落实,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发展民生,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巩固脱贫成果、保障民生支出资金足额到位。


从“小切口”落实落细过紧日子工作,浙江财政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形成全省“一盘棋”、省市县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取得明显成效。各市县按照清单化管理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2021年,全省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预算压减率达11.7%。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