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江苏南通:汲取百年奋斗智慧力量 奋力谱写财政时代新篇

作者: 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
来源:原载《中国财政》2022年第10期 2022/05/31

江苏南通:汲取百年奋斗智慧力量  奋力谱写财政时代新篇

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深刻阐述了党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高度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深刻的历史意义、伟大的现实意义。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南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态势日益明显,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江苏省南通市财政部门从政治高度系统学习、深刻把握《决议》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各项财政工作,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系统谋划财政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两个确立”作为最深刻的政治领悟、政治信念,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忠诚,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政治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各项重大战略布局,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确保财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提高政治站位,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跳出财政看财政”,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焦“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和更宽的视野来谋划财政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在财政部门第一时间落地生根、取得成效。




坚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服务发展大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财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共同富裕、提升城市能级、防控系统风险等领域找准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抓好收入组织。不折不扣落实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政策,深化财税协同共治,强化目标动态监测,加强分析研判,积极涵养税源,推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二是多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围绕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整合优化产业政策,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南通市科创投资集团作用,围绕市重点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方向,积极开展招商推介,着力构建从企业孵化到创新融资、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三是聚力提升城市能级。围绕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科学编制城建交通计划,优化资金筹措方式和政策支持体系,保障机场、铁路、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等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南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四是坚决防控债务风险。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坚持控规模与促发展并进,稳步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债务规模与债务率持续“双控双降”,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持久战。五是持续推动财政改革。落实新一轮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市区发展合力,推动大区域协调发展;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求,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扎实推进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创新改革、优化管理提升财政工作效能。




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不负百姓期望



坚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预算管理,做到有保有压、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疫情防控,推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支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坚持法治引领、深化政务公开,打造法治财政、透明财政,以群众监督推动优化内部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优良财政形象



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带头规范执行好财经纪律,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养,坚决摒弃“躺平”思想,坚决不做“佛系”干部,在处理复杂困难事务中提升本领、增长见识,努力锻造善于思考、敢于担当、能打硬仗、忠诚干净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提升工作效能,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全市财政系统中开展“千人千户千企”活动,每名财政干部至少联系一家企业或一户群众,在深入一线、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聚力打造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的财政机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