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福建:财政金融协调联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作者: 福建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5期 2022/04/19

福建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的税收、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都是由民营中小微企业创造的。近年来,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形势,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财政部指导下,福建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运用财政政策、资金、资源,与金融政策、工具、产品相衔接,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形成立体式优惠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服务实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力纾困,靶向解决企业融资“痛点”



(一)积极纾解暂时流动性困难。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许多中小微企业出现暂时流动性困难,经过帮扶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2020—2021年,省财政牵头先后设立了四期共400亿元规模的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贷款,省财政贴息1%,与专项再贷款政策配合,20家合作银行适度让利,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2021年9月,第四期纾困专项资金贷款切块安排40亿元规模,专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高风险县(市、区)的企业。惠及全省1万多家企业,年化利率平均3.31%,最低达到2.35%。政策受益面广、普惠性强,资金直达企业,受到基层、企业、合作银行等各方的欢迎,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获评全省年度金融创新第一名。

(二)发挥10亿元资金池的分险作用。小微企业、商贸企业、外贸企业、科技型企业、线上经济企业、“三农”主体等固定资产少,经常由于“轻资产”,缺乏有效的抵质押资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省财政专项设立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资金池,对银行的风险损失最高可分担50%,支持创设商贸贷、外贸贷、科技贷等“快服贷”系列产品,放宽抵质押要求,适当降低贷款利率,依托“金服云”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产品服务、金融机构和企业需求”全闭环对接,更为便捷地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1年底,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3600多笔,共计140多亿元。

(三)财政奖补强化正向激励。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省财政分类制订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激励评价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服务企业贷款、发债、上市、挂牌和金融创新项目等,分项按排名予以奖励,引导金融机构主动运用各类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同时,省财政充分发挥市、县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的优势,在支持泉州、龙岩、宁德建设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省级财政支持宁德、龙岩建设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明、南平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10个县(市)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试点,财政奖励与试点任务完成情况挂钩,有效引导财政金融政策落到基层企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担保增信,聚力打通企业融资“堵点”



(一)促进融资担保增量扩面。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小、支微、支农作用,将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业务规模、担保费率等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营商环境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搭建三级融担机构合作和银担合作机制,增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力。一方面,支持省再担保公司发挥龙头作用,全额补偿省再担保公司分担的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风险损失,按照1.5‰比例安排再保费补贴,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免交再担保费,省再担保对符合条件的担保业务按40%分担风险。另一方面,省财政根据各设区市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降费奖补、风险补偿等资金,推动各地财政支持、引导、督促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微、支农,扩大业务规模。目前,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达80家,业务规模和放大倍数逐年大幅提升。

(二)引导融资担保费率降低。省财政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建立融资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机制,按照不超过为小微企业提供的年度新增贷款担保额1%、1.6%两档给予补偿,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免除后顾之忧。同时,省财政完善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绩效评价办法,强化绩效评价工作,重点评价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降低担保费等方面工作。财政资金支持、薪酬激励与融担机构绩效评价结果直接挂钩,逐步引导担保费率下行,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全省年化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0.61%。

(三)运用政府采购信息提供增信。政府采购实行先预算、后采购管理,采购人信用度高,履约有保障。为帮助解决参与政府采购的供应商的融资困难,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搭建银企线上对接平台,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信用担保,推出“政采贷”,率先实现采购合同融资线上办理。截至2021年底,已有20余家银行参与合作,累计发放贷款2900多笔,共计24亿元。



打造平台,云端连通企业融资“断点”



(一)用好“金服云”平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金服云”平台于2019年5月上线试运行,汇聚电力、税务、人社等部门多项公开政务数据和经企业授权采集的经营数据,具备线上对接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功能。省财政运用正向激励奖补措施,推动政策、企业、金融机构上线上云,业务线上操作,依托“金服云”平台全天候一站式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企业申报承诺、平台智能初筛、各地精准推荐、银行专业审核等每道程序高效衔接,运用数据“算法”,进行企业画像、负面清单筛查,提高银行获客对接效率,简化贷审流程,放款提速。在财政金融联调联动政策推动下,入驻“金服云”平台企业已超过17万家,解决贷款超千亿元。

(二)创新“基金云”平台。政府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需要投资,但无法及时精准找到项目;而项目需要融资,却又难以便捷对接各类基金。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11月省财政牵头搭建线上“基金云”平台,推动各级政府投资基金、各类私募基金、企业和创新项目入驻平台,打造各类要素集聚的云空间。各方通过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平台智能“撮合”,推动要素重组,提高直接融资对接效率。截至2021年底,平台上线2个月,已入驻基金及管理人40家、企业957家,对接融资9.06亿元。

(三)实现部门数据共用共享。运用平台加强财政金融政策集成发布,方便企业了解运用各项优惠政策解决自身融资困难,通过平台快速便捷申办。依托平台推送“科技小巨人”、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企业“白名单”,政策性优惠贷款等业务数据实时更新、分析比对、智能查询,推进创业担保贷款与农业保险联动,探索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等形式为乡村创业主体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服务。省财政直接依据平台数据测算贴息等资金,通过线上方式直达企业,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责任编辑:张小莉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