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陕西:用红色资源调出历史“五味”
陕西省财政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从挖掘、利用、传承、赓续、保护入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汇聚起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挖掘红色资源弘扬延安精神,再现历史“原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陕西省财政厅联合省税务局举办“艰难与辉煌——建党100周年陕甘宁边区财税史展”,真实还原历史,生动再现党的财税奋斗历程。一是坚持正确党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史料收集过程中,始终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对文字、图片和实物反复甄别、逐一澄清,初稿形成后,专题报送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把关,确保展览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深入挖掘,充分展现财税精神内涵。通过100余件实物展品,70余块展板,重现陕甘宁边区财税历史,追溯新中国财税工作源头,充分展现了财税工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思想始终如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精神薪火相传、“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职责使命一脉相承。三是特色鲜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财税史展通过图文、实物的展示以及背后的故事,用史实说话,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成为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彰显时代特色的财政品牌。
利用红色资源锤炼党性品格,激活历史“鲜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陕西省财政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实现个人追求与党和人民的需要融合统一。一是实地体验教学,重温峥嵘岁月。依托三原渭北革命纪念馆、西柏坡、渭华起义、杨家沟、郝家桥、绥德地委等红色资源,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体悟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历史主动精神。二是专题辅导授课,厘清历史逻辑。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省委党校专家教授围绕“四史”“七一讲话”给全厅党员干部进行专题授课,参加全国财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动员部署视频会,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三是学思践悟一体,厚植为民情怀。广泛开展“联学共建”、党史知识竞赛、支部书记党课评比、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参观主题展、红色观影、清明祭英烈、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品出历史“滋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陕西省财政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活化红色资源。一是精讲故事,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关爱英雄、崇尚英雄主题党课、“人人讲党史”分享红色故事、“学百年党史 读红色经典”视频拍摄、开办道德讲堂等活动,把深刻道理通过经典的故事讲述出来,让党员干部了解革命斗争年代的酸甜苦辣及老一辈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用红色精神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二是打造红色故事传播高地,做好红色文化传播人。紧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节点,全面动员,丰富形式载体,拓宽方法渠道,在厅内外网设立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利用宣传栏、LED屏、微信群、QQ群、自媒体APP等平台推动红色故事宣讲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让广大干部职工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感悟历史“深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陕西省财政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深刻体悟初心使命,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过程。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扎实调研统筹安排。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精准掌握群众需要,科学制定方案,涉及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各个民生领域。确定15项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总投资额467.87亿元;确定49项一般项目,除2项需长期落实外,其余全部完成。二是以实际行动诠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盯“六稳”“六保”要求,及时下达就业补助资金22.52亿元,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培训资金92.21亿元,疫苗采购专项资金34亿元;通过“一卡通”兑付系统发放补贴项目172项、补贴资金172.15亿元,惠及群众921.7万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与温暖。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制度建设年”“制度执行年”活动。制定全省统一民生支出清单,抓好常态化财政直达资金机制落实,实行重大政策和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把实践活动中好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巩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保护红色资源筑牢红色基石,永葆历史“真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陕西省财政厅坚持保护是首要任务的理念,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革命文物保护支出责任,加强革命文物保护资金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促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一是加大投入,守护好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119亿元,重点保障革命文物保护规划、修缮、遗址保护、展示需要;新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十余处革命纪念设施;对延安、渭南等市300余处革命旧址进行了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每年统筹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二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运用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革命纪念设施扩大免费开放范围、革命文化走进校园和课堂。推出一批弘扬革命文化的文艺精品;支持渭华起义纪念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促进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红色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文明财富,激发革命老区经济增长新动能。
(作者单位:陕西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 廖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