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点亮心灯 照见幸福

2020/02/11

我的故乡在那美丽的地方

满山的青松像绿色的海洋

枝繁叶茂迎风起舞

松涛声声像那交响的乐章

……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息烽县一个偏远的村庄,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曾是一个贫穷的地方。解放前国民党关押杨虎城等高级政治犯的息烽集中营就隔山相望,闭塞的环境可以想象。记忆深处,村民居住的尽是低矮的木房,泥泞的道路伴随着儿时的成长……

时移世易。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家乡面貌天翻地覆,村民生活蒸蒸日上。今年春节回到村里,一幅幅崭新的画面打破了我脑海里的既往印象。

——那条平坦的路,那盏温暖的灯。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我和所有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一样归心似箭,处理完工作,收拾好东西,便急匆匆的驾车赶往息烽。老家距离贵阳市只有六十多公里,但到达村口,天已尽黑。在以前,到了这个时候,村里仅有几家会亮着微弱的灯,赶路的人只能打着手电筒,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行。儿时的记忆不断浮现,那时每天早上我都要和姐姐们赶在天亮前起床,沿着这条小路一直走到县城去上学,高一脚低一脚,走到学校时鞋子早已沾满了污泥。可如今,记忆中的土路变成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的门口,车子可以直接开进老家的小院。道路两旁,每隔一小段就竖着一盏太阳能路灯。灯光下,蜿蜒的、洁净的道路像一条哈达,迎候着客人的到来。

——那排美丽的房,那群幸福的人。大年三十清晨,村庄被一层薄雾笼罩着,空气经过山林的过滤显得格外清新。吃完母亲亲手做的热腾腾的汤圆,打扫完卫生,贴好春联,便迫不及待地从村前经常光顾的山上走去。来到山腰向下俯瞰,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一排排楼房刚换上新装,淡黄色的墙壁、深红色的屋顶,俨然是一栋栋乡间别墅,再往远处看,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那是息烽县新城区。一位放牛的老人从山上走来,我向他问好顺便攀谈了几句。老人虽已82岁高龄,却精神矍铄,说始终面带微笑。他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每个月还有养老金发到存折上,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作为这个村庄的一员,我知道一幕新的“山乡巨变”正在家乡上演;作为财政系统的一名员工,我也知道这变化倾注着财政人的辛劳。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仅2016年,贵阳全市即投入约17.2亿元用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财政资金在提高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同时,也注重民生保障等软件的提升,尤其是加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农村老人、儿童、特殊困难人群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每年各级财政对农村低保、五保等对象发放的生活补贴,对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支出超过2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达到6000多万元。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幸福的生活又翻开了新的篇章。此刻万家灯火辉煌,喻示着村民们的中国梦就在那不远方。我在闪烁的灯光里许下新年的小小愿望:为了幸福与梦想,我将加倍努力工作,做一名优秀的财政人!我坚信,只要全国财政人点亮心灯,牢记职责使命,开拓进取,默默奉献,就能为千千万万村民照见幸福!

责任编辑  李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