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以财政数字化转型推进财政规范化治理,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机关内部运行流畅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造惠企便民体系 力争“一次不用跑”
一是打造政策享受“快通道”,加快惠企政策网上兑现。推出全市惠企政策、资金集成管理的“财政奖补资金信息管理系统”,集经信、商务、科技等12个涉企部门的财政奖补政策于一体,实现政策统一发布、奖补线上申报、进度实时查询,不仅解决了以往企业多头查找政策、反复咨询进度的困境,实现企业申报“零跑腿”,还破解了职能部门间政策边际不清、重复审核资料等难题,实现机关内部“提效能”。同时系统主动推送兑现通知和申报指南给企业,实现“企业先申报、政府再审核”向“政府先推荐、企业再挑选”的转变,推动惠企政策应知尽知、政策红利应享尽享、资金兑付应快尽快。系统自2020年3月上线以来,组织疫情防控等各项政策申报7255批次,5465家企业线上参与申报,累计申报金额15.65亿元。
二是实现医疗票据“电子化”,助力迈入智慧医疗时代。打造全市统一的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医疗电子票据改革推进速度、取票率均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公立医院对接完成率达100%,民营医院完成率为71.1%,乡镇、街道卫生院完成率为85.7%,开具电子票据3150.5万份,纸质票据取票率降至5%。该平台的建立成功实现医疗票据按需开具、在线操作,大大减轻医疗结构运营成本,缴费开票平均时间由每人5分钟降至仅几秒钟,就诊缴费总时长平均下降40%,从根本上缓解了医疗缴费“排队长”问题。下一步,全市教育、交通处罚等非税收入将全面接入省财政厅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彻底实现非税票据电子化。
三是搭建财政缴费“一张网”,实现非税收缴无现金。金华市财政局作为省政府非税收入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缴的唯一示范单位,积极推进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在全省率先将农行、金华银行等七家银行线下支付渠道接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并实现全市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收缴。目前,全市非税收缴已实现全省全覆盖全贯通,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交通罚款、学费、城乡居民医保等均已实现网上或自助机线下缴费,惠及户籍人口的99%。2019年,全市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缴纳非税收入23.67万笔,涉及金额92.75亿元,全市受益人数达80万人。
打造动态监管体系 力争“一分不浪费”
一是以“三级预警”推进规范支付。按照“全面覆盖、分级预警、即查即办、全面规范”原则,着力打造全省财政资金管理最全面的财政资金支付系统。根据预算、支付等财政资金使用规则,在资金使用预警、违规自动处置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纪检监察机关、财政、审计等监督监管力量,针对情节严重程度,实施可追溯的三级预警,形成财政性资金动态监管闭环,达到有效规范预算单位财经行为的作用。同时实现支付凭证全面电子化,不断提高支付效率,市直400余家预算单位只需通过高拍仪便可实时上传支付报销凭证,财政人员实现在线审核。自2019年7月三级预警机制运行以来,已发出三级预警462次,涉及金额1199万元;二级预警55次,涉及金额1557万元。
二是以“采购闭环”推进阳光采购。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在金华全域上线“政采云”平台,网上超市采购、在线询价、反向竞价、扶贫馆等模块均已上线使用。在此基础上,2019年,开发“政采云”内外网辅助系统,打通“政采云”平台与“金财工程”一体化系统接口,形成政府采购数据闭环,采购流程全程痕迹化管理并予以公开,接受大众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流程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政采云”共执行政府采购预算71.5亿元,实际采购规模42.46亿元,项目审批数13602件,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817人,供应商入库18.9万家。
三是以“痕迹管理”推进精准投资。打破政府投资项目电子化管理的空白,搭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无缝衔接部门预算、指标管理、支付执行、会计核算等。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在系统中一键生成基建账等报表,方便单位日常财务核算、财政部门动态监控,并增加项目指标、资金支付等预警功能,实现投资项目多维度决策分析。
打造数字管理体系 力争“一秒不耽误”
一是开发智能移动办公平台,提高财政工作效能。开发全新的“综合应用办公平台”,打通与省财政厅及市委、市政府信息通道,形成“事项有记录、进度有跟踪、超时有督办”的办公新模式,全覆盖局内公文管理、行政管理等办公事务,全流程处理文件阅览、审核、签发、传阅、批示等环节,全时域实现政务“掌上”随时办、随地办。建立会议反馈制度及对外协调制度,及时、全面记录会议精神及对外协调情况,开展交办事项、意见建议、工作进展痕迹化管理及跟踪督办,确保上级精神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全面提升财政办事服务效能。新平台应用后,各类办件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天,及时反馈率提升50%。
二是建立财政数据仓,夯实财政基础信息。按照财政部业务数据规范,开展财政历史数据整合,将全局2003年—2020年的预算、支付等8个核心业务系统350G的数据整合至一个数据仓,并纵深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对1961年以来实体档案进行电子化加工,为预算单位和财政内部提供日常数据分析来源,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打通内外部单位信息壁垒,横向联通社保、人行、大数据等部门,共享预算指标、用款计划、支付数据等,纵向实现省财政厅、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数字财政”“横竖”全面一体化。
三是搭建运维咨询管理平台,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建立运维管理机制及财政软件应用上门服务配套机制,成立由全局30余名信息管理人员组成的运维管理专业团队,实时处理各预算单位提出的信息化需求,并不定期开展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并保障服务对象财政软件应用。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向预算单位开展信息化工作调研,不断收集财政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需求,完善现有软件运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 张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