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于河北省欠发达地区。全市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较单一偏重,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承德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全面建设高质量财政目标,不断在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中贡献财政力量、扛起财政担当。
财政收入“稳”,做大组织收入、财源培育文章。坚持抓大不放小,严格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求,强化分析研判,狠抓督导调度,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清查,严格非税收入管理,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7%,收入质量居全省第2位;特别是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实现半年正增长,向好态势明显。与此同时,深入开展“新财源建设工程”,累计新增千万元以上纳税企业191家、超亿元纳税企业13家,财源建设贡献力持续提升。
重点保障“好”,做优民生改善、支持发展文章。坚持有保有压原则,在可用财力不足与刚性支出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巧做“少米之炊”,该花的钱一分都不差,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拨。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保持在80%以上。千方百计筹措抗疫资金3.66亿元,并及时启动资金拨付应急预案,开辟资金支付高速通道,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累计筹措资金110多亿元支持7个贫困县、936个贫困村高质量脱贫出列,74.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8%;累计筹集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5亿元,为2587家单位和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3801.18万元,惠及职工13.48万人;筹集资金百亿元支持承德建龙钒氮合金、京沈高铁等200余个项目建设;同时规范运作PPP模式,新增签约落地项目累计达50个,撬动社会资本288.79亿元;积极发挥国控、国投集团等平台作用,累计投融资超100亿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风险防控“严”,做深监督检查、建章立制文章。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控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债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建立“一案一会两函一报告”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压实偿债主体责任,政府担保、PPP、购买服务等违规举债方式有效遏制,做到了凡没有资金筹集方案的一律不准上项目、不准开工建设;严格落实县级“三保”预算月审制度,探索建立了“分区设立、市区共管、资金共筹”的市区两级工资和基本运转共管机制,兜牢兜实区级“三保”底线。同时,充分利用好预算管理信息、财政专项资金即时监控、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等系统,扎实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检查工作,有力保障了相关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
财税改革“新”,做强统筹推进、破改见效文章。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累计开展扶贫、农业、教育、城建等重点领域绩效评价项目166个,评价金额108亿元,资金覆盖率达到100%;完成市以下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涉及市本级安排资金事项15个、资金8386万元;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稳步实施,制定了《市级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实施方案》,纳入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达10亿元;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落地实施,成功开出承德市第一张非税收入电子票据。
基础工作“实”,做精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文章。坚持“打基础利长远、讲传承谋新篇”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办法11项,创建了“机关党建工作展厅”“机关文化展厅”及“党员活动室”,组织开展基础工作建设年、财政干部大讲堂、会计基础知识课堂和形式多样的机关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持续完善标准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全程管理、双周工作例会等制度,构建上下协同、运行有序的良好工作局面。
责任编辑 刘慧娴 陆安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