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 | 陈虎:从未停止改变从不畏惧失败

作者: 陈虎,深圳市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总裁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4年第19期 2024/10/11


从18世纪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二战后以摩尔定律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需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让全球受益。而那些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持观望徘徊态度的人,终将被淘汰。
在我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见证了技术推动下财务从手工记账到数字化的四次重大跃迁。首个阶段是会计电算化,此阶段借助计算机取代手工操作,成功实现了传统财务的在线处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个阶段是ERP(企业资源计划)时代的业财一体化,通过业财系统的集成,使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实现信息互通,业务活动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能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第三个阶段是财务共享服务,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真正缩短了时空距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财务基础业务的“新四化”——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第四个阶段是财务数字化,在“大智移云物”等数字技术的驱动下,财务迎来全新的数字化变革,通过将海量数据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算法和模型,提出经营和管理建议,支持企业决策。




一、网络报销与自动凭证


20多年前,我从中兴深圳总部被派至南京研究所负责财务工作。初入财务办公室的那一天,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不已:财务人员正埋头于算盘和手工账本之间,唯一的电脑成了摆设,上面还盖着一层防尘的丝绸。彼时,办公室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都是等待报销的业务人员,他们拿着一叠叠整理好的报销单据,满心期待着财务能迅速完成计算,并当场结清现金。
对于在全球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每日的费用报销工作堪称庞大。发票核对、单据审核、会计入账全部是手工操作,财务人员因应付各种繁琐业务而焦头烂额,流程冗长、到款缓慢等问题也引发业务部门的诸多怨言。这些场景与我所预想的工作状态相去甚远,我暗下决心要做出改变。
财务报销模式的瓶颈困扰了我许久。1999年,受互联网的启发,我自己写代码,研发出首个网络报销系统。次年,我们又完成了付款指令与银行系统的对接。员工第一次体验到网络报销的便捷,财务人员也无需在众人“注视”下工作,大家对此赞不绝口。随后,我们的成功经验迅速推广至公司深圳总部以及上海、重庆、北京等地的研发中心。
在深切体会到技术带来的积极变化后,我不再满足于仅实现线上的审核与付款,而是期望系统能够化解大量凭证手工录入的难题。当时有人调侃道:财务不想做凭证,就如同大熊猫想拍彩色照片一样,绝无可能。我带领财务团队与 IT 部门携手,潜心钻研系统逻辑和数据结构,终于突破性地实现了报销系统与ERP的自动对接,凭证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二、建立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兴开始全面迈向国际化。随着业务领域的持续扩张以及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中兴逐渐形成了基于集团外派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组织的分散致使财务运行效率低下、经营风险增高,总部的管控难度也与日俱增。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实现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益化管理,从部门级管理迈向企业级协同。
为顺应公司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决定引入财务共享服务这一管理模式,运用更为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工具重构财务体系。然而,当时国内尚无其他企业进行尝试,学界对共享服务的研究也寥寥无几。我们只能翻译外文资料,自行钻研,披荆斩棘,艰难前行。
在此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观念上的巨大冲突。2005年,为动员财务人员南下深圳,我在十天内飞行穿梭于八个城市,向财务人员描绘未来的蓝图。即便如此,由于十几年前公司财务人员对共享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一些业务单位,我的想法曾引发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财务人员因此离开了公司。正是汲取了2005年这次剧烈变革的经验和教训,时隔两年之后,在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向西安迁移之前,我们提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承诺,最终95%的人员实现了平稳过渡,而且在切换到西安运营之后,整个体系员工的流失率不到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后,各地票据需统一邮寄至共享中心进行处理。但这些票据在经过各地的归集、邮寄、接收、分发、归档等过程中,导致实物资料流转缓慢,同时实物的频繁流转极易造成票据丢失,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资料安全带来极大压力。2007年,我们自主研发了影像扫描系统,引入条形码,一方面用电子影像取代了实物流转,另一方面实现了单据状态的实时记录与跟踪。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共享服务及信息化领域的创新成果,成为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标配,还被中国的财务软件公司所采用,成为了企业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的标准功能。




三、基于共享服务的全球财经管理体系


随着中兴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经营面临的环境愈发复杂: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政策与法规的不同,以及资金与数据的不透明,给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带来了极大风险。
2013年,我们正式启动全球财务共享项目,从首个试点泰国子公司开始,到2016年最终完成巴西和印度子公司的财务迁移,前后投入近400位财务人员,足迹遍布近100个国家,历经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项目。
在构建全球共享中心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政策的选择与统一、信息系统的替换、前后方职责的划分、历史账务问题等。我们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拼搏不懈的奉献精神,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逐步实现了全球子公司核算、报表、资金等业务的统一与规范,以中国本土为总部的第一家全球共享服务中心终于建成。300多人的团队,处理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表、近千个银行账号的资金收付以及数百万份单据的财务审核,高效地支撑了公司的全球业务,财务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统一运作。
基于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我们构建了“三三制”的全球财经管理体系:第一个“三”是指公司财务组织结构的转变,即建立由共享服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组成的三角架构;第二个“三”指海外财务团队架构,即云端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方外派CFO团队及本地财务团队。通过“三三制”,我们完成了全球财务的组织变革、流程变革、系统变革以及财务人员能力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整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经知识资料,建立了全球财经知识库,对会计、资金、税务、贸易、法律等领域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助力财务人员成长为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期望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助力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提升全球化能力。



四、利用自身实践助力中国企业进步


早在2008年,中兴的重要客户——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参观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对共享中心自动化、流程化的财务服务赞叹不已,决定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出于对中兴方案落地性和建设能力的信任,他们邀请中兴团队提供经验和帮助。时至今日,我们已为国家工信部、教育部、中国石油、中国一汽、南方航空、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中车、华侨城、中信银行、申能集团、深圳地铁等200多家大型集团企业及政府相关机构提供了从管理咨询、方案设计到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2013年,我们还积极参与了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研讨,针对第三十四条提出了建议:“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政策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领导莅临中兴财务云参观与指导工作,从国际竞争、产业布局、企业经营等角度强调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中兴在这条道路上闯出一片天地、取得优异成绩,并进一步在中国企业中加以推广。
基于集团的战略部署,成立了中兴新云,成为专业提供财务管理咨询及财务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持续迭代财务共享和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提出“微服务+数据中台+接口平台”的系统架构理念,针对财务系统提出分业务域、分场景的设计思路,自主研发了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新一代FOL财务云信息系统平台。




五、从场景到算法,从经营到决策


身处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拥有洞察市场变化的能力,实时预警潜在风险,并精准预测未来趋势。这要求企业能够迅速收集和分析内外部数据,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财务作为企业天然的数据中心,需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建模与分析,助力企业进行预警预测、模型推演和优化建议。
中兴新云在行业内较早开启数字化探索,将数据科学引入财务领域,提出“财务数据价值链”的概念,开发了分析流程自动化(APA)工具——财芯智算平台,通过“财务+IT+DT(数据技术)”能力的驱动,助力企业不仅完成“票账表钱税”的简单计算,还能够实现管理会计的多维计算,实现从数据采集、质量校验、数据清洗、算法建模到可视化的全流程处理。
基于自身以及所服务客户的实践,中兴新云沉淀了大量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标准、模型、算法和场景,形成了通用的财务数字化解决方案。
当管理是一种艺术时,难免走向消亡,唯有将其转化为科学,才能真正实现持续进步,而管理科学的实质就是量化。未来的财务不仅仅是数据记录,更要成为企业的“数据神经系统”,通过将成功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和提炼,转化为指标和模型并不断优化,发挥“导航仪”的功能作用,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决策。未来,期望我们的知识、方案、产品、数据、算法和模型,都能为中国企业带来价值,改变会计、再造财务。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回顾往昔,中国在科技与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也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以财务数字化为突破口,为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中国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更高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