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湖南桂阳:精准落子辟财源
近年来,湖南省桂阳县把财源建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精准落子布局,抢抓机遇、深耕产业、盘活资源、深化改革,财源建设呈现出“聚水成溪”“汇溪成河”的良好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全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8-202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05%;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7%以上。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加速融入“三高四新”战略,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气候资源,全产业链布局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家居制造产业,巩固提升烤烟生产传统优势产业。一是有色更出色。发挥桂阳“千年矿都”、有色矿产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建成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专业园区。依托中国五矿、湖南有色等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上海电气、深圳百德轩、甘肃金川集团开辟产业新赛道,链式聚集铅锌企业49家,铅锌年采选、冶炼能力分别达到450万吨、54万吨;2023年投产的上海电气康泽环保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年税收2亿元。二是大力发展家居产业。抢抓郴州“自贸试验区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历史性机遇,全产业链开发了总投资200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家居智造产业园”项目,规划总面积2万亩,总投资200亿元。目前家居产业园签约缴费企业112家,意向签约企业70多家,2023年竣工投产将达到30余家。正在规划建设家居小镇,推动“六大配套中心”建设,实现“产、供、销、储、研”一体化,社会效益和虹吸效应渐显。三是烟叶变金叶。2022年,烤烟种植面积、实现总产值及利税居全国第2;2023年,收购烟叶71.6万担,烟农收入14.23亿元、完成烟叶地方税收2.89亿元,全部为地方所得。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转方式、调结构,依托风能光能等资源禀赋换档新能源,抢占“新风口”。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风电项目12个、光伏电站3个,装机规模81.2万千瓦,占郴州市总装机容量的41.8%,居全省第一。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的总体思路,先后引进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广核集团、电建集团等20个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风电光伏项目,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展、向关联产业链裂变。大力支持平台公司与来桂投资的风电光伏储能大型国有公司开展“交互式”合作,如县蓉城控股集团拟与龙源电力合作参股光伏发电、与大唐华银合作参股开发风电;2022年摘牌2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权,与泗洲山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合作,预计盈利2000万元以上。
坚持用创新的手段、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优势,推动县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提级增效。2022年,县蓉城控股集团等5家县属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增收盈利,共实现利润1.5亿余元,上缴税收9622万元;2023年各县属国有企业盈利有望突破2.4亿元、税收突破11380万元,分别增长62%、18%以上。一是以思想之变引领担当实干。全面调研县属国有企业“人、财、物、事”,“摸清家底、查准问题、找对措施”,全县上下放心干、加速改,支持县属国企改革发展。如在市政工程建设上,将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按法定程序交由县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建设,节省造价1500万元;在城区环卫市场化作业项目上,以往实行政府采购、私企实施,财政每年需要5000万元,2022年由县蓉城控股集团承接后,财政只支付了3400万元,该公司亦实现盈利300万元,既从源头上控制了造价,也促进县属国有企业发展盈利;县自来水公司积极拓展安装业务,安装产值从2020年的1279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913万元,增长49.6%。二是以管理之变激励敢闯敢为。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机制,组建精干、稳健的管理团队。如县自来水公司将全员30%的绩效奖金列为风险金,与管网漏损挂钩,推动员工大力整治违规用水,强化抄表抄收,快速抢修治漏,2022年产销差率从40%降至22%,净利润由2021年的428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11万元,预计今后每年均可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以上。三是以经营之变加快转型突破。大力盘活国有水库、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闲置办公大楼、经营性房地产等公有固定资产,通过有效注资增强国企“造血能力”。同时优先授予县属国有企业给排水、停车场、城市户外广告、公共屋顶光伏发电等特许经营权,支持县属国有企业按照政府采购程序,依法承建400万以内的政府性投资项目;400万以上项目通过EPC模式,鼓励县属国企依规参与竞标。2022年,县蓉城控股、县工业园建设开发公司两家平台公司,实现利润1.14亿元,财政实现增收 8170万元。四是以布局之变实现开源节流。鼓励县属国有企业开发特色业务,通过自我培育、收购并购、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业务,实现开源节流。比如2022年,县民爆公司聚焦主业延伸链条,合作开展碎石加工、商品混凝土搅拌经营业务,承接了园区980亩土地平整石方处置项目,不但为县财政节约资金2800万元,还实现收益4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