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研究丨崔也光等:企业参与碳交易能够提升ESG表现吗?——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作者: 崔也光等
来源:《财务研究》2023年第5期 2023/11/16
作者简介
崔也光,男,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助理、会计学院院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原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管理会计专家;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会计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贸易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世界银行贷款评审委员会专家;多家大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社科和北京市自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奖。目前主要从事无形资产会计、环境资源会计的研究。
王守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品牌管理,在《管理评论》《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兼任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理事,《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崔也光,王守杰,王肇.企业参与碳交易能够提升ESG表现吗?——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分析[J].财务研究,2023,(5):57-68.




一、研究背景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整体目标,我国公布了一系列减排项目和市场机制,碳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是其中重要一环。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准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建设,随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陆续启动。经过10年碳交易试点的探索,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已有文献对碳交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进行了充分探讨。碳交易鼓励环境主体通过市场机制作出行为决策,使总体污染减排成本处于较低水平。这不仅赋予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运作、技术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使企业能够更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能够从三个层面对企业的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组织合法性理论,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表现能够与社会规范、普遍价值观相符时,才能获得认可,得到合法性支持。近年来,随着政府、媒体、公众、环保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对ESG理念的关注持续加深,企业存在一定动机通过遵守社会规范、价值导向,强化自身的环境、社会责任履行,将公众利益融于企业价值体系中,提升自身的ESG表现,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社会认可,进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自身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治理结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多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考察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于促进企业进行碳减排,更有效地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主要内容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2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搜集等方式获取上市公司的碳交易情况,并将其与上市公司进行匹配,使用多期DID模型,检验企业参与碳交易对其ESG表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同时,数字化程度能够显著促进碳交易对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CFO兼任董事或企业所在地区碳市场的流动性更高时,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与高排放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的影响相对较强。

本文的启示为 :其一,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应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尽量纳入所有重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以及更多其他行业,加强合作治理,提升碳市场流动性,深化市场制碳交易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战略协同,在提升企业ESG表现、将公众利益融于企业价值体系方面形成合力。其二,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赋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环境、社会责任治理提供合理保障,强化数字技术在企业内部治理和信息披露机制中的参与度和透明度,更好地推动企业基于数字化转型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三,企业应重视CFO与董事身份相结合的优势,着重遴选专业技能、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通过促进CFO进入董事会来完善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协调治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与监管部门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效率。


三、研究贡献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在于:其一,本文将碳交易与ESG表现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考察基于市场驱动环境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通过手工搜集上市公司碳交易数据,将碳交易的相关研究从企业经营绩效延伸到环境、社会责任等非市场行为,丰富了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其二,本文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量纳入调节效应检验,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究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企业参与碳交易对ESG表现的影响,拓展了相关研究视角。其三,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分别对CFO是否兼任董事、行业分类和企业所在地区的碳市场流动性进行异质性检验,较为完整地检验了碳交易影响ESG表现的作用机理,为企业实现更优的ESG表现提供了证据支持,同时也丰富了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GLA00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023KJCX066)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