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山东莒县:全面保障 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活力

作者: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财政局 周忠宝 毛久云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3/09/12
山东莒县:全面保障  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活力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财政局
周忠宝  毛久云


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财政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多亿元,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共体建设、村级卫生能力提升等相关领域改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激活乡镇卫生院内生新动力。一是提高人员经费补助水平,强化绩效工资管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预算管理办法,准确核定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经费开支标准,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预算,补助资金与卫生院绩效考核挂钩,保证在编在岗、离退休人员经费安排在2021年达到100%。二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层群众预防保健水平。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23年人均89元。截至目前,累计安排公共卫生服务经费5.8亿元,用于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健康素养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推行医共体建设,带动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一是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推行药品零差价。自2015年11月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莒县三所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县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657万元,保证公立医院不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收入。2017年,莒县被山东省卫计委、财政厅、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表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2019年,因各项工作考核优秀获得上级奖补资金897万元。二是加强卫生队伍人才培养投入,支持打造重点学科建设。设立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着力提升医疗卫生队伍人才“软实力”,通过柔性引进人才,与省内知名大学和重点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对著名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来莒县开展学科建设予以财政补助。县级财政累计拨付资金371万元,对国家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学科和新技术应用,按照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三)推行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实力”。一是日常设备更新“常态化”。规范医疗设备采购程序,每年县财政局安排预算630万元,对每处乡镇卫生院安排设备更新改造资金30万元,支持其及时更换一批时间长、功能低的设备,保证日常设备更新运转常态化。二是基本设备配备“专业化”。按照中心卫生院配备“10大件”、一般卫生院配备“6大件”医疗设备的要求,县级财政总投资2380万元支持卫生院全部配齐人工呼吸机、彩超等先进仪器。三是业务用房“标准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利用三年时间,支持新建搬迁2处卫生院,改建9处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职工流动周转房以及改造升级公共卫生间等,实现全县卫生院业务用房达标升级。


(四)推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带动乡村振兴新板块。一是房屋建筑和设施设备全面升级。将村卫生室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配备必要的医疗、公共卫生及其他工作所需设备,满足日常诊疗、公共卫生、康复理疗、巡诊和自助健康管理等工作需要。县财政局安排1361万元,对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标准验收的新建或改扩建村卫生室分别给予12万元、10万元、9万元的奖补;对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标准验收的非新建卫生室给予2万元奖补。二是保障村级卫生室日常运转。为保证村卫生室水、电、暖、维修等正常支出,减轻村集体负担,县财政局按照全县服务人口每年不低于3元标准编制预算。2023年,安排经费292万元,促进村卫生室健康发展。


(五)推行稳定优化队伍建设,带动乡村医生新活力。一是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乡村医生收入主要从药物制度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和诊疗收入中获得。县级财政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核定药物补助,明确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工和资金分配比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0%任务数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全县乡村医生每月平均收入6000元以上。二是发放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对年满60周岁离开村卫生室岗位的老年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自2015年以来累计发放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7959万元,有效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三是实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县级财政安排资金427万元,鼓励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的乡村医生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年度缴纳社会保险费。县级财政按照最低缴费档次,对其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助。四是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有效规避乡村医生在工作岗位上出现意外,县级财政出资33万元,为全县916名乡村医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减轻因意外造成的家庭负担。



取得明显成效


(一)统筹医疗卫生资金,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财政保障水平。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创新考核机制,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科室业务量等指标相结合,量化到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2023年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按照基本与绩效相结合的办法拨付资金,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人员、离退休、遗属人员经费补助100%,补助14217万元。通过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公共卫生补助、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补助等措施,给在岗乡村医生吃下“定心丸”。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模式,公开招考、招聘一批年轻村医,所享待遇同卫生院在岗人员一致,完成新老队伍的更新交接,稳定并壮大基层健康“守护人”队伍。


(二)统筹医疗卫生资源,提高了基层专业技术水准为优化全县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县财政局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实行医疗服务、药品耗材等“四个统一”,打造影像中心等“五大中心”,带动县域医共体医疗水平快速提高。同时,加强信息互通,盘活医疗卫生资源。通过上派、下学、对口援助等措施,带动乡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升。依托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健康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网上会诊、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有效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初步形成“小病在卫生院、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格局。


(三)统筹医疗卫生资产,提高了基层诊疗服务能力。通过新建、改扩建和提档升级改造业务用房,使所有卫生院建筑面积、服务功能、运行管理等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建立专业医疗设备轮流更新机制,淘汰一批陈旧老化、利用率低的设备。加强医疗卫生资产管理,及时盘活闲置资产,报废无效资产,更新急需资产,提升医疗卫生资产使用效益。对农村常见病使用率较高、居民认可度较高的设备及时配备到位,如放射成像系统(DR)设备、生化血液分析仪等。卫生室常用设备配齐配足,补齐了“最后一公里”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



责任编辑: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