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牢记使命跟党走 财政支农谱新篇​——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3/05/24

牢记使命跟党走  财政支农谱新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近日,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财政干部提升政治素养,激发财政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财政支农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大力支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持之以恒强化党建引领,勇担支持“三农”发展重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和谐。




全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措并举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机制。大力调整支出结构,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持续向“三农”倾斜。二是保障巩固衔接“只增不减”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障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三是拓展统筹整合“源头活水”机制。指导54个脱贫县“打通渠道”,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格局。四是打造“产业富农”机制。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夯实乡村振兴“形、实、魂”。五是创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机制。推动制定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实施方案,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支出比例。六是健全财金联动“倍增”机制。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农业信贷融资担保等多环相扣,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多倍“大投资”。




有效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筹措资金80.99亿元,支持实施全区2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及粮食安全生产,推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数的102.40%,实现粮食单产、亩产、总产三提升,是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早稻生产成绩突出的五个省区之一。筹措资金19.46亿元,强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指导贵港市成功创建广西首个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筹措资金4.14亿元,推动广西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梧州市网箱养殖清理整治工作获水利部和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筹措资金4.24亿元,有效保障全区山洪灾害连续3年实现人员零死亡,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筹措资金35.6亿元,全力补齐中小河流治理短板,推动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早抓快干、应开尽开”。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10名中广西占7席,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中获得“优秀”,百色市水利枢纽入选“人民治水 百年功绩”治水工程。筹措资金19.07亿元,支持“甜蜜事业”提质增效,广西蔗农收入2021—2022年合计增收69.62亿元,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产糖量年均超过600万吨。




强化资金政策体系建设,严格资金监督管理



加强资金政策体系建设,严格资金监管,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建立健全衔接资金管理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广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政策体系。二是保障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出台《关于加强广西扶贫项目资产管护经费管理的通知》,明确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及管护经费筹措责任边界,细化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护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三是发挥资金绩效“指挥棒”作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加强整合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四是全面实行信息化监督管理。实现“一卡通”管理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全覆盖,较中央规定的时限要求提前了近8个月,2022年发放补贴金额达76.72亿元,涉及补贴对象1946.36万人次。




凝心铸魂强化干部作风,打造真抓实干财政支农队伍



坚持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是履行工作主体责任,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党支部党建工作考评内容,明确定点帮扶责任,落实“一帮一联”帮扶名单,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廉政学习和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明纪律、守规矩、廉洁自律。三是积极向上汇报工作,每月通过多渠道及时向财政部相关司局汇报工作情况,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在衔接资金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财政部充分肯定。四是深度融入工作一线实践。深入基层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现14个市、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54个脱贫县实地全覆盖;选派优秀干部赴凌云县担任脱贫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以实际行动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责任编辑:李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