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四川绵阳: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财政答卷

作者: 四川省绵阳市财政局 南武卫
来源:《中国财政》2023年第4期 2023/03/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财政部、四川省财政厅的支持指导和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绵阳市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按照“三保一优一防”财政工作方针,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绵阳市财政局先后荣获“全国财政部门法治财政建设示范单位”“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推广,财政管理工作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前茅,财政透明度在全国地级市城市中排名位居前列。



稳中求进、做大蛋糕,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中心工作,千方百计扩增量、提质量、优结构,高质量推进财源建设,积极构建多点支撑、重点带动的现代财源体系。2012—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80.4亿元增加到159.67亿元,增长98.6%,年均增长7.1%。税收收入从55.39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增长52.3%,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620.3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566.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6.3亿元,财政收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50.56亿元增加到501.05亿元,增长100%,年均增长7.2%,连续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为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结构、注重效能,财政调控能力得到新提升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集中发力,“放水养鱼”涵养税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纾困高效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2017—2022年,全市累计为市场主体办理退减税费713.22亿元,其中2022年减税降费115.14亿元,留抵退税92.05亿元,留抵退税规模排名全省第二。同时,2022年办理缓缴税费11.35亿元,包括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8.93亿元,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2.38亿元。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有效激发“市场活力”。2022年全市向7539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98亿元。全面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为供应商减少资金占用近5亿元。统筹资金3.1亿元,开展发放政府消费券、促进汽车消费、促进家电消费、促进餐饮消费、会展促销等活动。财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力落实落地,助企纾困成效明显,全市正常经营涉税市场主体较上年新增1.8万户。着力稳定全市宏观经济底盘,加快拉动“有效投资”。积极发挥专项债扩投资、稳增长作用,2022年全市新增专项债券 128.59 亿元,涵盖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债券项目141个。切实用好央省预算内项目投资建设资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不断强化政银企三方合作机制,发挥财金“互动效应”。截至2022年末,政府引导基金发起设立的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7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25个,投资总额31.64亿元。实施新一轮市级企业应急转贷政策,为中小微企业转贷资金2.05亿元。充分发挥新型财政支农方式效用,累计发放农业担保贷款7.98亿元,覆盖全市共3437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45%。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大战略支撑实现新突破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持续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坚持以“五市战略”为引领,聚焦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实施“科技立市”战略。统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等资金,围绕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2022年投入科技方面资金9.5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户,转化科技成果120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7.15%,保持全国城市前列。支持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通过设立2亿元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建立50亿元的园区发展基金、专项债券向园区倾斜、建立3.5亿元的科创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标准厂房建设贷款贴息等6项措施,支持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2022年统筹涉农资金76.9亿元,支持实施“三品”(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工程,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转企升规”“主辅分离”专项行动,投入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资金6.3亿元。支持实施“开放活市”战略。2022年投入资金14.1亿元保障实施交通攻坚大会战和城建攻坚大会战,成兰铁路加快建设,南郊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运,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常态化运行。深入实施“绵品出川”行动,以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支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2022年以来,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聚焦人才“引育用服”全环节链条,制定出台“人才十条”政策,大力引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共引进各类人才1.6万余名,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全市两院院士数量达30名,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支持实施“生态美市”战略。2022年统筹资金59.43亿元,聚焦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13%、国土绿化覆盖率达70.5%。



聚焦关切、为民理财,基本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


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优先选项,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民生实事落实落地,不断擦亮“幸福绵阳”民生底色。财政民生占比稳步提升。2012—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2630.59亿元,年均增长8.7%,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1.5个百分点,民生方面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平均达到63.9%。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2016年以来, 全市累计安排各类扶贫资金142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2022年安排衔接资金9亿元,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投入力度不减,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保障网络织密织牢持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左右。居民和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经费标准由79元提高到85元。足额保障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核酸检测、防控救治能力提升、物资储备等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巩固提升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积极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开工改造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1000套,推进5所义务教育学校“民转公”,妥善安置5.72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资助困难学生19.59万人次,发放减免各类资金3.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6.57万人。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财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奠定财政高质量发展基石。持续优化城区财政体制。规范建立“收入下沉、财力共享”的城区财政体制,并根据科技城建设进程持续完善。结合“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等工作,激发各地财源建设的积极性,2022年各园区市县级税收收入同口径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8个百分点。构建财政五项调度机制。建立财政收支执行、市本级预算执行、中央直达资金执行、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拨付使用进度、新增专项债券使用情况通报分析等“五项调度机制”,打通预算执行管理中的堵点、痛点,2022年市本级预算执行进度91.8%、全市中央直达资金支出进度99.4%、全市新增专项债券使用进度100%,分别较2021年提升3.2个、1个、1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厚植“大绩效”理念,建立“1+2+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架构,按照“全员参与,按次轮换”的原则,每年将市财政局内部人员、市级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县(市、区)、园区财政部门人员按照30%、50%、20%的比例组成联合评价组,并进行轮换,构建起全员“参与式”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具有绵阳特色的财政绩效管理新格局。有效防控财政运行风险。制定“1+8”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行动方案,印发《绵阳市政府债务管理事前沟通机制(试行)》,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债务变动情况,将法定债务率、隐性债务化解完成率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园区绩效目标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落实分级负责制,严格执行“三单列三专项”管控措施,加强“三保”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切实筑牢兜牢“三保”底线。全面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财政改革发展,以全国财政部门法治财政示范创建为抓手,全面履行财政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从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到重大事项决策、政策项目执行,将法治建设贯穿财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权责法定原则,全口径梳理制定财政权责清单,着力减少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探索创新微视频、公众号等普法形式,加强财经普法宣传教育,法治动漫《小爱的一生》获“第五届中国科技城法治微电影大赛”最佳动画片奖。


责任编辑:吕怡慧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