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两会来了 | 全国政协委员肖厚发: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区域、各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作者: 肖厚发
来源:财务与会计 2023/03/07


image.png

肖厚发,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各区域、各行业在相继出台相关高质量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从全国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统一、科学的评价,是亟待填补的空白。而建立和完善全国各区域、各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有助于避免个别区域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举措或流于形式、空喊口号,或不讲科学、盲目蛮干,以评价体系为准绳确保高质量发展不跑偏、不走样;有助于科学评价高质量发展成果,便于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保障并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有助于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成果,共同关注和参与高质量发展事业。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各区域、各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由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力量,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分类体系,分类包括全国、地区、城市、行业、国家级重大项目、企业等。根据分类体系对应设立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应当包括经济优化、创新能力、绿色发展、民生效益等,二级指标可细分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地区经济增长率、科研成果数量及转化率、居民存款数额及可支配收入等。并对应分类体系,依托专家力量,参考审计、会计准则等,建立侧重点不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二是统筹协调,构建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的保障机制。(1)制度保障。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国层面出台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的实施办法、指导意见等供各区域、各行业参照,为评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2)组织保障。建议明确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全国、区域及行业等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评价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制度、评价指标和评价办法,并据此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编撰发布全国、区域及行业等评价报告。(3)人员保障。建议在评价委员会之外建立各层级高质量评价专家库,引入高校专家、企业管理者以及财税、审计、咨询等机构专业人士等,为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持续开展评价研究。(4)经费保障。建议将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支持评价工作开展和评价研究工作。

三是重视应用,构建评价报告应用机制和评价体系持续完善机制。(1)建议建立高质量发展报告应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将评价报告纳入对区域及行业、国有企业等管理部门的政绩考核、对民营企业的评价,并建立奖惩机制。(2)建议建立评价体系持续完善机制。一方面,在短期内,及时发现并调整评价体系不足之处,使之更加完善有效;另一方面,在中长期,根据高质量发展进程的变化阶段性调整评价方法,使之更符合发展实际,保证其对高质量发展的辅助支持作用。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