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两会来了 | 全国政协委员管云鸿:加快推进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关工作

作者: 管云鸿
来源:财务与会计 2023/03/07


image.png

管云鸿,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管委会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资产负债表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其能够较直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整体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状况,有利于摸清“家底”,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及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为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加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深,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债务压力较大,迫切要求政府加强对未来风险的认识,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以规避风险。在此背景下,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显得尤为关键。

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研究与编制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5年,财政部发布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等,广泛推动开展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目前,我国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已经着手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但较少定期公布其资产负债表。同时,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顶层设计需要加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国有资产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仍然存在,存量资产等管理还需加强,隐形债务难以准确计量、负债核算难度较大等。

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我国目前编制两套政府资产负债表,一套为财政部门基于会计准则等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另一套为统计部门基于相关统计规则等编制的广义资产负债表。建议建立健全科学的高级别跨部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体系,协调统筹国民经济核算,推动两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验证、互相补充,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夯实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明确要求,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所有资本性支出应当形成资产并予以全程登记,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高效利用。建议财政等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尽快完成资产登记的完整性、资产核算的准确性等资产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二要加快信息化高水平建设。建议财政等部门加大政府资产及负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夯实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

三是注重结合实际,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存量资产分类管理工作。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建议财政部门加快推进存量资产的分类管理工作。

四是加强债务管理,科学计量债务。对于可能存在的隐性负债等潜在债务负担,建议财政等部门在管理及厘清地方政府的债务责任时采取谨慎的做法,合理确定政府需承担的刚性债务责任,最大限度地防范债务风险,同时制定科学的政府债务计量规则,明确政府债务计量口径。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