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鞠立果:牢记嘱托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财政事业新篇章

作者: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3/01/31

牢记嘱托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财政事业新篇章

青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鞠立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振奋人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全景呈现了“非凡十年”伟大变革,科学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沧海横流显砥柱  万山磅礴看主峰



回望来时路,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和国家事业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理论必然、历史必然、现实必然,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


核心就是力量、就是方向、就是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青岛,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国之重任”,为青岛城市发展把航定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012年以来,青岛财政部门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意识,苦干实干拼命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财政之“基”,交出了一份不负众望的财政高分答卷。


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12年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70.2亿元增至1368.3亿元,翻了一番多。在不断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将减税降费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抓手,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100亿元以上,特别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以来,新增减税降费总额达到750亿元以上,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2012年以来,用政府紧日子换取人民好日子,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占比稳定在七成以上,彰显服务民生的财政“温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




争当“先行军” 再创新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新时代新征程,青岛财政将继续发挥优势,扛牢“走在前、开新局”使命担当,向着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斗目标勇毅前行。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的实践中争当“先行军”,以躬身入局的姿态为青岛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财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青岛财政将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按照“三个全面”和“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和推进财政工作。


二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青岛财政将统筹用好一般预算收入、政府债券额度、政府投资基金三个“千亿级”资金池,壮大培植税源,推动建立政府过紧日子长效机制,盘活各类资金资产资源,更好发挥政府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作用,做优做实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持续优化基金政策体系,推动财政资金资源向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上聚集用力。


三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青岛财政将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精准、更可持续,集成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强化跨周期、逆周期调节。落实好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确保市场主体受惠,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改革,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推动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见效。支持黄河国家战略,勇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开路先锋。


四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青岛财政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七成左右。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三保”预算编制、支出执行、库款保障“三个优先”,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坚定不移支持扩大内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青岛财政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用好中央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统筹政策、资金精准支持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振兴。深化运用“政府投资+专项债+市场化融资”财力保障模式,支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增强财政资金对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支持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


六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确保财政安全可持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青岛财政将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补齐管理制度短板,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完善“1+6+N”的预算管理改革框架体系。强化“四本”预算统筹。深化成本预算绩效改革,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坚持底线思维,守好守牢“一排底线”,一以贯之抓好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财政内控制度、财政监督等工作。推动构建完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