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安徽:蹄疾步稳谋新篇 一体建设创佳绩
安徽:蹄疾步稳谋新篇 一体建设创佳绩
安徽省财政厅
作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第二批实施省,安徽省于2020年初全面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2021年1月1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省本级和合肥市部分地区正式上线,并逐步向其他市县推广,2021年5月实现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覆盖,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刘惠到财政厅调研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
一盘棋,树立一体化建设整体思维
为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安徽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要求全省上下把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三个工程”(即“一把手”工程、党风廉政建设工程和绩效工程)来抓,通过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数字财政”,赋能预算管理,服务财政治理。要求各级财政和部门单位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摈弃单纯技术思维和个性化建设心理,确保业务全省高度统一,业务技术深度融合。在建设模式上,采用省级大集中模式,统一构建应用集中、数据集聚、分级管理相配套的集中建设运维管理体系。
两对标,引领一体化建设行稳致远
在建设指导思想上,安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建设思路和建设要求,着力把握两个对标原则,确保一体化建设与财政部各项要求完美契合。业务严格对标。严格对照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全面梳理全省业务流程,开展专题探讨32次,向各级财政、部门单位、代理银行广泛征求意见,细化流程节点,形成本省细化规范,确保业务对标不走样。技术严格对表。系统所有逻辑库表、业务要素等严格执行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技术标准》,全省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控制规则、统一基础数据管理,完成各业务模块146张标准表数据汇总上报工作,保证系统研发符合财政部标准。
三递进,确保一体化建设稳妥有序
在建设思路上,为确保全省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周密推进,安徽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原则,精准规划全局,分段推进试点,稳扎稳打,有序延伸。注重谋全局。按照财政部总体部署要求,相继制定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案和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任务,确保“全省一盘棋”,改革在计划框架内施行,全省统一步伐、统一节奏。注重强试点。全面了解改革情况,在省本级和合肥市部分地区先行先试,通过“解剖麻雀”,为市县推广探路积累经验,试点成功后再有序向地市推广,减少基层压力。注重稳扩围。制定出台全省推广方案,将全年工作细分成四个阶段,分阶段下达具体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市县严格按照省厅要求有序推进。同时,细化预算执行试点方案,将预算执行试点分四个批次推进,从部分单位向全部单位逐步延伸。
四机制,促进一体化建设协同联动
在推进方法上,安徽积极凝聚各方合力,对内整合优秀业务技术人才队伍,对外主动对接财政部,学习先进省份经验,加强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的沟通协调,凝心聚力,加快一体化建设。落实省市县责任分担机制。制定全省建设方案和工作方案,细化各级各部门责任和财政内部职责划分,明确“省带市、市带县”的责任机制,确保有位有为。落实调度包保工作机制。实行“领导调度+专班统筹+处室包保”工作机制,厅领导每周一调度、专班每日一会商、处室一对一包保,“全省一盘棋”,加快推进。落实总分推广工作机制。即1个推广总方案、4个工作阶段32个关键节点目标,全面统筹,分段推进,以点促面,挂图作战。通过招标采购、大学生见习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实本地化技术服务力量,以阶段目标完成带动全年目标完成。落实信息通报督促机制。印发5期预算管理一体化专刊,分享先进做法。每月通报全省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督促落后地区加快建设步伐。
五服务,聚焦为使用主体纾困解忧
在推广过程中,安徽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心一意办实事、久久为功优环境,切实为市县财政和广大预算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开展培训指导。省厅开展线下大规模集训7次,市县分批举办培训约220场,共覆盖6.7万余人;举办视频直播5次,在线人数5000余人;发布慕课16个;积极应用微信、QQ等工具,加强业务技术指导。开展案例指导。在省本级和合肥市试点基础上,编印指导手册10个、操作案例18个、测试案例280个,为市县推广积累经验。开展难题疏导。制作8期《问题解答》,累计书面回答单位业务问题400多个,解决技术难题150多个,有效回应市县财政和预算单位关切。开展调研指导。全年工作专班协同包保处室共开展实地调研44次,核实工作进展,开展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市县难题。开展宣传引导。在财政办公网开设一体化专栏,宣传一体化思想、理念和建设情况。发布致预算单位的一封信,获取部门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六成效,彰显系统建设丰硕成果
自2022年1月4日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正式上线以来,安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经受住了时间淬炼,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支付,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四级财政全覆盖。全省158个财政区划、2.2万家部门单位、近500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全部实现一体化管理,省、市、县、乡镇四级财政实现上下贯通。实现业务流程全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总预算会计核算、单位会计核算等业务全面覆盖,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一体化促进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先有项目,后有预算”的理念更加夯实;预算执行更加规范,财政、代理银行、人民银行之间职责清晰、沟通顺畅,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支付。财政监管更加透明。一体化系统保证每个项目及预算资金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彻底解决编制和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管理的顺向控制、逆向追溯机制更加透明,大大提升监管效果。实现财政数据集聚。财政数据管理标准化和集中汇集,打破“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制约,为开展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一体化理念深入人心。预算管理业务之间衔接更加紧密,业务与技术融合更加深入,“标准、规范、统一”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