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研究 | 吴鼎纹等: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社会责任:挤出还是平衡?
作者简介
吴鼎纹,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肖峻,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主任、江西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金融与行为金融等。曾在国内知名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以及国际SSCI知名期刊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Economic Modelling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二项、省金融学会课题类一等奖一项。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入选2017年“经济学各二级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财经研究》《当代财经》、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期刊审稿人。
王红建,现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科领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9年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青年),金融学院公司金融团队负责人、实证公司金融研究会负责人,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财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财贸经济》、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担任《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以及《会计研究》《财务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吴鼎纹,肖峻,王红建.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社会责任:挤出还是平衡?[J].财务研究,2022,(6) : 77-90.
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社会责任:挤出还是平衡?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给传统金融服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据毕马威统计,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累计融资2100亿美元,覆盖区块链、财富科技、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我国六大国有银行2021年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10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水平(根据年报数据统计)。“十四五”规划明确,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现阶段,金融科技正逐步渗透到众多金融细分领域,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的监督治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大量文献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缓解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因此,银行作为企业的主要债权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银行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信息优势不仅可以降低逆向选择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能促使银行更好地监督企业。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强化,一方面可能会挤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企业更好平衡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其具体影响如何,还有待实证检验。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而且对企业承担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银行金融科技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债务治理两种途径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在现金流水平更低以及债务水平更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银行金融科技还可以通过信息甄别引导信贷资源到优质企业,从而使得这些企业有更多资源进行社会责任投资。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揭示了金融科技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作用机理,为未来如何继续引导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启示主要有:银行金融科技不仅能通过信息甄别、大数据分析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方式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能推动企业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重视打造动态的信息披露平台和内部监督平台,对放贷后的资金进行实时监督,并且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适度共享,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社会责任水平。企业需适应银行金融科技带来的债权人监督治理效应,主动提高信息化水平,与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与互动。政府应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促进以数据为核心的资源协调与共享,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研究了金融科技赋能债权人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支持了平衡假说,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经济后果的研究,也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决定因素的研究。
第二,基于融资约束和债务治理视角进行中介效应识别检验,厘清了金融科技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具体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