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与会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 欧伟辉: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力中国港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统筹布局和谋划。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港湾)作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集团)的海外平台公司,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国家战略部署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拓国际业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一)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中交集团党建联系点建设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落地,中国港湾对接集团“两保一争”战略目标和“123456”发展思路,贯彻以“126”为核心的“两步走”发展蓝图和以“1248”为核心的战略布局,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资源配置,健全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平台公司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准确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将其融入企业战略部署及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二)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在新发展格局引领下,我国将推动更多双边和多边投资合作,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为外经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创造新机遇。中国港湾作为中交集团外经平台公司,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先行者,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的马来西亚东部海岸铁路项目、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造福当地民众,无一不彰显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担当。公司将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投资为重点,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布局与合作,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向对外投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规则、中国标准“走出去”,打造竞争新优势。同时加快将国际优质资源、高端技术、先进产业引入国内,持续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公司“业务国际化”向“公司国际化”升级。
(三)落实责任担当,全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港湾将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巩固境外传统市场优势,主动开拓新兴产业,加强属地化建设,强化三级公司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细化“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以业务布局、业务结构优化推动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升级。紧紧围绕“两利四率”,以提质增效为抓手,做强投资、做实资产、做优资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全方位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价值创造,打造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和公司新部署、新战略,财务工作要加快实现理念变革、组织变革、机制变革、手段变革,服务公司“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主动参与经营业务全过程管理,以日常工作为基础、以专项工作为契机,推动业财融合,提升财务价值创造能力、财务风险防控能力、财务支撑与服务能力,打造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
(五)推动绿色发展,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资央企,中国港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3060”行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在集团统筹部署下,主动落实各项绿色发展新举措:从项目管理层面,积极运用低碳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从管理考核层面,探索绿色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探索与经营业绩考核适度相结合;从信息披露层面,适时主动发布境外社会责任报告,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一)财务工作总体思路及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国资委“145”财务工作思路为方向,聚焦集团和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按照公司“平台公司+产业引领”2.0 工作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年”总体要求,打造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加强财务管控、强化决策支撑,防范财务风险,实现价值创造。
推动财务资金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即在格局上从小财务向大财务转变,在功能上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变,在方式上从单线式财务向共享型财务转变,在管控上从事后管控向全过程管控转变),推动业财融合。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升级管理模式,切实融入业务,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战略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角,有力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工作及实施路径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中国港湾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抓手,财务数智化为手段,资金、税务管理工作为重点,财务风险防控为底线,坚持价值导向,以产业链、价值链视角来审视财务工作,将财务管理活动与生产经营业务紧密联系,推动业财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党建引领,深化公司治理改革。要将党的建设落实到公司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持续加强项目党建、海外党建等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在公司各级机构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2.目标导向,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动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薪酬预算、科技投入预算、资金预算等专项预算有机融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等有效协同。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全面预算“两上两下”编制要求,做实做细各专项预算,科学编制全面预算。强化预算执行实时跟踪、预警、定期分析,确保预算执行过程方向不偏、可控在控。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保持全面预算目标与考核目标高度契合,提升全面预算驱动力,形成纵向闭环。通过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持续升维,增强公司决策执行力、管控力、业务协同力和要素集成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3.业财协同,构建全球财务共享体系。公司总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全球财务共享系统集成平台建设,搭建总部“驾驶窗”“仪表盘”监控体系,做好区域财务共享系统与总部共享平台的衔接与穿透,为最终实现公司业财一体化目标夯实组织基础、数据基础与管理基础。持续优化境外区域财务共享流程、授权与应用,有效挖掘和利用财务数据,推进项目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应用,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依托财务共享,推动财务管理由事务型向价值创造型的转型升级,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提升财务工作效率、管控能力及支撑决策能力。
4.做优资本,支撑公司战略升级。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加强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注重股权型融资手段,探索国际产业基金、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创新型融资方式的落地;合理规划投资项目股债融资结构,优化债务融资品种和期限结构,建立稳定的资本结构,维持资产负债水平,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利用属地化资本,因地制宜开展属地化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利用当地金融资源,防范利率、汇率风险。
5.税务赋能,提升全球税务管理能力。一是持续健全境外税务管理体系。建立税收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及应对的监督评价体系和境内境外税务问题联动处理机制,持续推进解决重点国别重大税务问题。重视项目从营销前期到项目实施、项目收尾各阶段全生命周期税务筹划管理,持续加强税务管控。二是树立“业、财、税”一体化理念。以“财务云”建设为契机,建立规范化、数字化的税务服务和管理平台,增强公司境外税务筹划工作的协调性和统筹性,合理利用境内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公司整体税务风险,充分发挥税务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三是持续关注“双支柱”下的国际税收新规则,及时研究全球各国别税法变化,充分应对全球数字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6.保驾护航,加强境外财务风险管控。当前世界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美联储持续加息,通胀压力攀升,俄乌冲突导致能源粮食价格大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兴市场面临更高的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可能引发恶性通胀风险,被迫收紧货币政策又会抑制经济复苏,公司海外经营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诸多国际挑战,中国港湾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全面加强境外资金安全管理。建立系统的境外资金风险识别及应对机制,编制《财务资金风险管控手册》,明确各项财务资金风险表现形式与应对措施,强化海外财务管理人员合规管控意识,创新性搭建通过负面清单管控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推动境外资金管理风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将风险预警工作前置,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各项财务资金风险有效管控,保障中国港湾海外资金安全。搭建司库管理体系,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实施全球资金统一调配,提升资金配置效率。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搭建全球资金可视化管理体系,确保资金可视、可控、可用。二是狠抓“两金”管控,规避减值风险。持续做好“两金”专项监控、分析、预警工作,协同做好进度款催收工作,做好经营源头防范,及时掌握业主信用状况、支付能力,夯实合约保障条件,加快与业主结算及回款进度,降低两金对公司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产周转速率。三是紧盯汇率、利率变动,统筹开展风险管理。加强对汇率、利率市场变化分析,优化融资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金融衍生业务对冲汇率、利率等融资风险,统筹开展汇率、利率融资风险管理,支持投资项目稳健运行。
7.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外经业务、综合国力的持续上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货币。国家搭建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为人民币结算清算业务提供了渠道和便利。公司积极组织全球机构就人民币账户和结算渠道等方面开展人民币业务调研,通过实际业务尝试和开展陆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以及人民币跨境结算渠道实施测试。近年来,中国港湾资本项下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金额约40亿元人民币,经常项下离岸人民币业务金额约5亿元人民币。
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和不稳定,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结算与使用力度,配合及利用国家政策,加强与国内国际金融机构沟通合作,畅通人民币跨境结算路径、渠道,强化以人民币为主要货币的投融资货币功能的统筹规划,深入强化在境外投资项目配置人民币资产,提高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吸引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路径和实施场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8.以人为本,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财务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机制,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履职尽责、专业高效、充满活力的财务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人才支撑。持续完善分层次的财务梯队培养体系,加大财务人员轮岗和交流力度。加强国际化财务人才培育,力争到“十四五”末,培养投融资、国际税务、信息化和熟悉国际准则的专家型人才各5~10人,合计30~40人;复合型和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占比达70%以上;逐步提高财务属地化水平,属地化人员占比65%以上,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央企肩负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任,更应该做好带头表率,立足本职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争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