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冉建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冉建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坚定“三大信念”,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
一是更加坚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决定性保证;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最高政治原则、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让忠诚核心成为财政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二是更加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念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财政实力更加雄厚,统筹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有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展望未来,财政干部有信心更有底气,切实履行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的重要职责,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力保障,着力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以高质量的财政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人民”二字共出现了177次。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尤其是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字里行间洋溢的是中国共产党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财政干部将更加坚定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财政工作的殷切嘱托,永葆为民情怀,认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聚焦“三个全面”,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三个全面”的重要要求,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走在前、作表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确保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通过监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采取理论宣讲、知识竞赛、体会分享等形式,活用“学习强国”“财政干教”等平台,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形成强大宣传声势,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结合财政监管、驻村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深入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不断提升学习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
二是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凝聚力量、激发干劲。学习中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党员干部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时代新要求。通过深入学习,广泛凝心聚力,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结合财政监管工作实际团结奋斗。
三是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务实笃行、行稳致远。坚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作为推动财政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强化“财”服务于“政”的意识,把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财政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财政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探头”“哨兵”“参谋”作用,坚持“监管”“调研”“服务”三位一体,更好服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党组工作要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聚焦“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奋力开创驻黔财政监管工作新局面。
践行“三个务必”,努力锻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明确、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作为财政系统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实干践行“三个务必”,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一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坚定不移地做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忠诚卫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财政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坚定为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做具体服务的政治自觉,切实增强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为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行动自觉。通过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对党的创新理论、中央财税方针政策、各类财政法律法规、财政监管规章制度等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练就过硬本领、争当行家里手,努力匹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财政监管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
二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更加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财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心系群众、为民服务,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谨细致、勤勉敬业,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财政部优良部风。要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为民、务实、清廉财政机关建设,用艰苦奋斗的创业实践为财政事业书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三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加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财政监管干部身处财政战线的最前沿,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不断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财政事业从严从实、行稳致远。
做到“三个坚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做到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切实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以更高站位扛起财政监管政治责任。充分认识财政部门的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更加突出政治属性,把讲政治摆在财政工作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努力站在宏观管理的角度和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的高度履行职能职责。要强化系统观念,积极加强与属地监管同行、各级财政部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工作联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助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共同促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以更大力度推动财政监管职能转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履行好财政监管基本职能的同时,守正创新,更加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推进财政监管理念、制度和方法创新,从财政治理、支持和改革等角度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努力推动财政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促进监管角色从“监督员、裁判员”向“护航员、辅导员”转变,不断深化财政监管职能转型和监管事业创新发展。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更高标准履行财政监管核心职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堵点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聚焦财政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处理好履行贯彻落实中央重大财税政策、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等核心职能与应对挑战、破解难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工作中,就是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推动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试点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聚焦“稳住经济大盘”,扎实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监管、财政经济运行监控等工作,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资金监管和调查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聚焦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资金,持续深化“大数据+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聚焦“惠企利民”作用发挥,扎实做好直达资金监管,助力“六稳”“六保”;聚焦严肃财经纪律,以财会监督为抓手,规范财经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