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PPP改革效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财政部PPP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财经委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重要要求,在财政部党组领导下,协同推进PPP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财政部PPP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改革,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国际机构评估认为中国PPP改革处于全球中上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过高收入国家水平。一是构建“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协助推动构建PPP“法律+政策+操作指引”三位一体、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PPP管理制度体系。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按效付费,明确财政承受能力管理、预算管理等要求,夯实PPP项目规范可持续实施的制度基础,推动建立统一、透明、高效的PPP大市场。二是创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建立纵向贯穿中央—省—市—县四级,横向联通财政与行业部门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明确PPP项目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公开信息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升政府监管、服务和信息披露能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截至目前,信息平台包含超3600个财政机构、710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实施机构、1400多家社会资本、230多家金融机构、6200多家项目公司、350多家咨询机构、430多位专家。三是坚守规范防风险的底线。协助出台规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推进PPP规范发展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划出红线、从严监管。严把实施方案、财政承受能力、物有所值、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绩效付费等关口,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PPP项目入库审核标准,明确正负面清单,把好“入口关”,严防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建立中央、省、市、县一体化财政支出责任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筑牢10%财政承受能力管理红线,细化支出责任,实现全周期动态监管,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抓实绩效考核工作,实行按效付费,强调运营产出导向,建立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四是系统协同推进改革。强化与中央部门的“横向合作”,配合司法部推动PPP立法,联合十九部委评选出4批891个国家PPP示范项目。深化与地方的“纵向合作”,引导各地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和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意见,推进项目落地。鼓励金融机构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注重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协调配合。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智力合作,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增强国内人才培养和行业智库建设。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推进信息公开,实现PPP共建共治共享。五是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积极参与G20、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基础设施和PPP议题讨论,分享我国PPP良好实践,积极参与国际PPP规则制定。协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共同搭建亚太基础设施和PPP联络网平台,开展政策交流、能力建设等,促进区域PPP市场发展。加强中俄、中韩、中塔、中孟等双边交流,推进项目对接等,实现合作共赢,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财政部PPP 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PPP模式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提高供给质效上下更大功夫,支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截至2022年10月,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已收录项目10332个、投资额16.6万亿元,覆盖19个行业,其中签约项目8448个、投资额13.9万亿元,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区域PPP市场。一是扩大财政资金有效投资。PPP通过“以时间换空间”,适度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源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财政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作用。截至2022年10月,全国累计开工建设PPP项目6665个、投资额11万亿。二是精准有效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效落实了“两新一重”、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截至2022年10月,PPP支持“两新一重”开工建设项目5765个,投资额9.6万亿元;支持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开工建设项目3772个,投资额3.8万亿元;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工建设项目5631个,投资额9.9万亿元。三是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 模式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2年10月,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教育等6个服务消费领域开工建设PPP项目886个,投资额7210亿元。四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PPP模式支持推动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充分释放社会资本的创新活力,催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等新的城市开发运营模式。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发挥社会资本在资本、技术、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共产品技术升级,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