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与会计 | 《财务与会计》2022年第22期导读:山河落笔 再续华章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非凡成就,有携梦想出发、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奋斗,也有披荆斩棘、风雨泼墨写春秋的追求。历史的大潮奔涌向前,时间的指针镌刻不朽,奋进的力量蕴藏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着未来无限伸展。山河落笔,意气风发,再续华章。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会计诚信既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诚信的重要基础。第二届“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各方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共同探讨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会计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协同发力、久久为功,为推动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监者,领也,察也,视也。”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确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对于境外国有资本而言,审计监督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境外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本期“财会监督”栏目的两篇文章,分别从国有企业和境外国有资本的角度出发,围绕国有企业的特点及境内境外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结合相关实践提出对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的建议。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强化财经纪律约束,优化财会监督、审计监督体系至关重要。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新一轮技术升级浪潮中,企业财务面临着升级与转型的迫切需求,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数据处理应更具时效性、准确性和共享性,财务共享服务已逐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期“财会信息化”栏目分享了银行、企业依托财务共享服务助力财务转型的探索。信息化影响下,会计的本质未曾改变,财务转型不是为了摆脱会计核算,而是要在不断强化原有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改变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最终支持整体价值创造活动。希望这些实践探索能为广大会计人对信息化时代的财会变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