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着力加强财政人才队伍建设——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述评之二

作者: 《中国财政》记者 刘永恒
来源:中国财政 微信公众号 2022/10/09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财政人才队伍,在财政系统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促进财政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

财政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2019年全国财政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全国财政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开创了新局面,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作用日益突出,财政人才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财政人才库建设初具规模。先后成立宏观研究、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税政管理、债务管理、金融、会计、法律、大数据应用、财会监督、社保等11个领域人才库,在库人员超过2600人。


二是对外财经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建立在库人员583人的对外财经人才库,加快对外财经人才培养。


三是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日益健全。围绕加强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出台《财政部年轻干部交流培养工作方案》,综合运用3类10项交流培养方式,全面加强年轻干部培养。


四是专家工作室机制优势和工作成效显著发挥。组建财政政策研究、财税改革研究、财政风险研究、国际财经研究4个专家工作室,有效整合财政系统人才和系统外专家资源,更好服务财政改革发展。


五是各地财政人才工作深入推进。截至2021年底,已有29个省级财政部门建立人才库196个,打造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31个,组建专家工作室12个,建立了干部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机制。人才工作对地方财政事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如广东省财政厅建立11个领域财政人才库,入库专业人才近700名。山西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全省财政系统“1+N”模式人才库建设工作方案》《山西省财政厅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为做好财政人才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坚持科学谋划、精准发力

加快财政系统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财政部门作为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稳定宏观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需要有突出政治站位、全局视野和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财政改革发展任务,坚持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干部人才队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财政力量。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贯彻中央有关要求、统筹推进人才工作,财政部成立了“财政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人才工作的领导。江苏、安徽、云南等省财政厅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积极联动、高效协同的人才工作合力。要坚持政治引领,建立健全人才政治引领、日常管理和监督制度,做好专家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治理科研领域“圈子”文化。


——科学制定新时代财政人才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上海市财政局印发了《上海市财政系统会计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将取得专业领域突出成果的财政干部纳入市局人才库储备力量。安徽省财政厅将财政人才工作纳入党组工作规则和议事清单,加强统筹谋划。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和“四个面向”,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研究制定财政人才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方向和任务重点,科学规划工作步骤,细化落实各方责任,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干部人才队伍。


——构建新时代财政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把财政系统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探索把握财政人才培养规律,抓住“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浙江省财政厅着力建好“菁雁队伍”“雏雁队伍”,实施“青蓝工程”等,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要着眼未来10年、15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事业发展,实施好青年英才培养工程、专家型人才培养工程、高端财经人才培养工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全国财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6项工程,着力构建起具有财政特色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纵深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北京市财政局依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分院,积极打造北京财政专家工作室,研究全市财政领域中心工作、重点问题和重大项目;山西省财政厅建立“1+16”模式人才库和5个专家工作室,广泛凝聚各类人才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成效显著。要进一步发挥财政人才库的基础支撑作用,建立健全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深化拓展专家工作室功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推进与地方联创联建,落实重点地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精神,指导支持地方建设能够吸引和聚集高水平财经人才的平台,着力构建统筹规划、优势互补、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做好新时代财政人才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用好用足各方面优质力量和资源。贵州省财政厅通过院校搭建专业培训平台,将110余名省内高校知名教授、省厅领导和业务骨干以及贵州省财经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全部纳入培训师资团队,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建立差别化平时考核指标体系,研发考核考评管理系统,量化考核指标内容,以道德品行为首、专业质量为主、实绩贡献为重,使考核工作科学方便快捷高效,为选人管人工作赋能提质。要强化党组联系专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干部人才统筹管理机制、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资源统筹利用机制、财政人才多方联动机制等,促进财政人才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财政部门要坚持不懈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政治引领,纵深推进改革,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打造一支政治忠诚可靠、坚持事业为上、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拼搏、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财政人才队伍,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