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健全完善四项机制 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作者: 山东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2期 2022/07/05


健全完善四项机制

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的省份。2021年,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


完善“统筹”机制  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决贯彻“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统筹中央省市县各级资金、一般预算与基金预算多种渠道,上下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对农业农村给予优先保障和倾斜支持。2021年,全省财政支农投入共计182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102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0.2%;发行农业农村领域政府专项债券310亿元,支持352个农林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撬动农业农村投资2172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484亿元,占土地出让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健全“撬动”机制  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


综合运用担保、保险、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手段,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一是调整优化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补助政策,推动山东农担公司累计为15.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856亿元,累计担保额、当年新增担保额、在保余额、担保放大倍数、风险评估等5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二是扎实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全省保费补贴投入达39.6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201亿元,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8%。三是在52个县开展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引导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涉农贷款6638亿元。四是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按照30%的比例投资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海洋产业项目,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5只,基金投资75亿元,带动其他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242亿元。五是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省落地乡村振兴领域PPP项目170个,总投资额1270亿元。


深化“整合”机制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省级统筹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81亿元,实行重点任务与基础因素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与涉农资金分配相挂钩,带动全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948亿元,比上年增长8.2%,支持完成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一是支持农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资金124.63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654万亩,开展73项农业良种研发创新,实施农机深松整地1050万亩,落实生猪良种补贴等稳产保供政策,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海洋牧场,推动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大关,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实资金23.35亿元,支持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农业产业强镇19个,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500个,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500万亩,培育县级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875家、高素质农民4.02万人,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落实资金6.84亿元,支持23个县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50个县开展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7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实施耕地轮作65万亩,增加绿色投入品供给。二是支持农村重点突破、分类推进。围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全省投入8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11亿元、安排省级资金31亿元、带动市县投入40亿元,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资金49.63亿元,支持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实施1090万个农村户厕、2万座农村公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72万户,创建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1个、国家级和省级田园综合体1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00个、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2个,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围绕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安排资金148.8亿元,按照村均不低于11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经费,支持1810个“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帮扶村和620个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加快发展,支持1492个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20个红色美丽村庄,推动全省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三是支持水利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省级安排资金120亿元,带动全省投入249亿元,保障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等234个重点水利工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累计投资213亿元,支持沿黄9市全面完成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4万亩。落实资金91亿元,支持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改善5900个村群众饮水条件,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建设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扩大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


强化“监管”机制  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重绩效、强管理、打基础、固根本”,紧盯涉农资金管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资金绩效管理。组织完成2020年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综合绩效评价,与2021年涉农资金分配挂钩,切实以绩效评价“指挥棒”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取得更好成效。强化中央转移支付绩效管理,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利发展资金等7项资金获得全国绩效考核优秀等次。二是强化政策跟踪问效。完善涉农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强化全链条管理,提高资金支出效率。按照月调度、季分析原则,及时跟踪掌握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实情况,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督促加快支出进度,推动涉农政策尽快落实落地。三是保障补贴发放落实。拨付涉农补贴124.96亿元,为1021万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为188.38万农户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支持购置农业机械7.98万台(套),补贴棉花种植面积205万亩,对近海捕捞渔船发放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增强财政惠民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功能作用,将“一本通”系统发放到人到户补贴扩展至108项,保障补贴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发放,全年为7400万人(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272亿元。



责任编辑:雷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