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戴运龙:数字财政建设的“广东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信息化、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被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这是一项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财政部高度重视财政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从2019年起,“全国一盘棋”部署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统一全国预算管理的业务要素、业务规范和控制规则,体现了谋划全国财政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瞻远瞩,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强大勇气和魄力,为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路线图。广东省数字财政建设正是乘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东风,得以顺利发展壮大。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财政大省,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万亿元,连续31年位居全国首位,庞大的经济体量和财政规模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数字政府建设全局和大局中,始终将数字财政摆在重要位置,列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发展阶段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文件,并作为广东数字政府支撑重点领域改革的17项重点任务之一。广东省财政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在数字政府框架下共享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充分利用全省政务云平台、云资源,依托省政数局在项目立项等方面统筹支持的优势,以“最高站位、最优方案、最强保障”,举全省财政系统之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2019年8月,广东省财政厅成立数字财政建设领导小组和专班,并进行全省动员。全省各级数字财政专班“全脱产”集中办公人员达到698人,市县先后派驻省专班跟班工作的有50多人。各级专班制定总体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开展挂图作战。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东省财政部门顶住压力,一手抓防疫,一手抢进度,深入开展调研,梳理312个业务场景、2500多个功能用例,细化制定广东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写了超过150万字的系统需求与详细设计说明书,动员数字广东公司统筹6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全面重构广东数字财政新系统。广东省各级财政日夜奋战、真抓实干,8月开展预算域试点,10月开展执行域和核算域试点,12月发起全省“大会战”总动员,各项设定目标全部如期完成。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2021年以来,广东省数字财政建设逐步取得阶段性成果。1月1日,第一批省本级和6个试点地市全流程上线;4月1日,第二批7个地市攻克“年中切换”和“数据迁移”两大难题,全流程上线;5月1日,第三批7个地市全流程上线,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时限要求,全省如期实现全面上线目标。上线以来,广东省数字财政建设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进入了系统功能和性能优化完善、业务和流程优化整合、财政大数据赋能应用谋划和开发的新阶段。全省四级财政部门运用新系统组织开展2022年度预算编制工作。首次组织“数字财政”金牌讲师培训班,开展全省范围内统一专题培训,全面深化系统应用,全力服务保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截至2021年底,广东数字财政系统已累计支付1412万笔、4.45万亿元。其中,稳定支撑单日峰值超过23万笔。广东省数字财政全省全面上线,在三大方面实现了首次突破:一是在预算管理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方面,首次实现了全省一体化。解决了以前全省财政预算管理“书不同文、车不同轨”的问题,缩小了各地的财政管理差距。二是在系统开发方面,首次实现了全省一个版本统一管控。通过全省“统规、统建、统管”,软硬件全面国产化,有效解决了以前各地财政信息化系统建设各自为政、多个版本、重复建设等问题。三是在系统功能应用方面,首次实现了全省财政数据大集中、大监控和大应用。做到预算支出全覆盖、预算级次全覆盖、预算管理全流程核心业务全覆盖、电子化支付全覆盖,为全省4.4万个预算单位、14.1万个用户提供数字财政全方位服务。
目前,广东数字财政建设的成效逐步凸显,为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精准、预算执行的规范高效、预算监督的精准到位提供了坚实保障,为缩小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财政信息化水平差距、提升全省财政管理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正是依托数字财政系统,2021年7月,广东省首次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召开全省预算编制布置会,首次组织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同步培训,首次开展省级对市县预算编制的全面指导和审核,多年来谋划设想的预算管理“全省一盘棋”得以实现。这标志着广东预算管理工作开启新局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省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倍感振奋、倍受鼓舞。
展望未来,广东数字财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广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将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努力将数字财政干成在广东财政发展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伟大事业。
一是坚持全面对标对表财政部的要求,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争当全国排头兵,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贡献广东力量。
二是坚持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广东省《关于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的意见》,发挥数字财政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引作用,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坚持推进数字财政深度赋能。深度融入数字政府体系,进一步优化数字财政系统框架,推动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债券资金管理、直达资金管理等方面融合建设,加强数据共享,深入推进财政数据智能化统计、分析、应用,在支撑预算管理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等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