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
杨洋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财政局在全面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上,通过夯实制度基础,编实绩效目标,严密组织实施监控,推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2021年,通过预算绩效监控,共及时收回财政资金 1.38亿元,调剂用于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民生领域,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支持更新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等,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添砖加瓦。抓实目标编制,着力夯实绩效监控基础
印发《石家庄市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汇编》《石家庄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规范》,确立部门编制、财政会审、单位完善、专家审定的“两上两下”流程。一下,由预算部门编制预算项目年度绩效目标,每条指标都可量化、有依据、有出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行业绩效目标指标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一上,部门制定完成后,及时提交财政部门,逐部门、逐项目、逐目标指标“一对一”集中会审,提出初步意见。二下,根据集中会审
通过绩效信息公开,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渠道,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透明度,助推部门和单位增强绩效管理意识、提升整体绩效
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绩效管理范围。 2020年 9月,郑州市从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入手,将社会保险基金、
国有资本经营“两本预算”纳入绩效管理范围。“两本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全部设置绩效目标,预算执行中实施绩效监控,项目结
束后开展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支出结构、完善相关政策。“两本预算”纳入绩效管理后,郑州市本级基本实现预算绩效管
理“四本预算”全覆盖。
建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机制。一是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开展采购需求论证。采购人通过采购需求论证和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
格落实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办法,确保政府采购项目绩效目标如期实现。二是建立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实施郑州市政府采购
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市本级共对郑州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服务等 5个政
府采购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三是建立政府采购参与主体评价机制。市财政局加强对采购活动的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对政府采购代
理机构和评审专家执业情况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发布政府采购行业市场主体信用分级结果清单和政府采购市场主体红黑名单。
深化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纳入绩效管理。购买主体根据服务项目特点和需求设定绩效目标,结合服
务项目特点设置评价标准体系;项目服务期间,购买主体开展绩效监控,服务期限结束后,购买主体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展绩效
自评价,财政部门选择重点项目开展财政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承接主体选择、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2021年,郑州市市直
118家购买主体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涉及资金 12.71亿元。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管理,有效提升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拓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领域。一是强化 PPP项目绩效管理理念运用。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从严审核 PPP项目实施方案中总
体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绩效指标体系中非实质性内容的调整,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开展 PPP项目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二是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绩效管理。建立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动态储备机制,项目单位开展事前论证比选,按照专项债
券“公益性、收益性、资本性”要求,规范开展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三是开展城市公交企业财政补贴资金绩效评价。郑州
市将公交集团、地铁集团运营补贴资金纳入绩效管理范围。通过运营成本规制,交通运营服务绩效评价,科学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
范围,合理确定财政补贴标准和规模,促使企业兼顾公益性和市场运作积极性,有力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财政局)责任编辑刘永恒发现的问题,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财政部门。二上,财政部门组织国
内绩效专家及行业专家进行集中审定,确保绩效目标指标“可量化、可审核、可监控、可评价、可操作、可公开”,审定的绩效
目标编入绩效文本,经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以法定程序予以固化。
抓实机制建设,着力优化绩效监控流程
制定出台《市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优化监控流程,提高监控效果。
一是建立协调联动、分级监控的工作机制。预算部门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互联互通,财政部门除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项目开展重点绩效监控外,定期对部门监控质量进行核实抽查,确保整体监控质量。特别是对于年底一次性支出的项目,夯实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月查验实物量进度、月报告进展制度,确保年底前达到支付条件。
二是建立发现问题、整改会商的工作机制。部门对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监控人员即时整改;重大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财政部门定期对市级整体绩效监控情况和重点项目监控情况进行研究,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部门,督促整改,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三是建立简化流程、注重实效的工作机制。监控和数据传递实行网上无纸化办理,数据采集实现财务人员与项目人员相结合,部门管理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结合,目标监控与资金支出监控相结合,一般项目

监控突出一个“简”字,重点项目监控突出一个“精”字,整体监控突出一个“实”字。
抓实重点项目,着力提升绩效监控效果
按照“全面监控,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绩效监控,全面提高绩效监控的效果。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筛选。从预算项目库入手,从资金量、行业代表性等方面综合考量,确定重点项目清单。 2021年石家庄市共筛选 68个重点项目,涉及资金 74.9亿元,项目涵盖了社保就业、生态治理、文化卫生、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多个领域。
二是强化重点项目日常监控。项目确定后,重点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绩效实现情况与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对目标完成、预算执行、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评判,分析解决问题,确保监控效果。
三是强化重点项目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绩效监控对整体监控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选择的重点项目覆盖部门较广,项目代表性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各部门日常监控中以重点项目为模板,能够举一反三,可有效提升整体监控效果。
抓实结果运用,着力发挥绩效监控作用
充分发挥绩效监控作用,实施“三及时一挂钩”结果应用流程,促进预算平稳运行和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一是及时收回预算资金。对绩效监控发现的无法继续执行的项目及时收回预算资金,统筹用于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急需项目及
其他民生项目。二是及时调整绩效目标。对明显偏离绩效目标,或部分内容调整,绩效目标发生变化的项目,按程序及时调整修正绩效目标。三是及时督导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对预算执行率较低项目,逐项目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将监控结果与下年度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目标低下或存在其他较大问题的项目,减少或取消下年项目预算安排。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财政局)责任编辑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