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2 作者:本刊记者|刘慧娴 特约通讯员|余相权
[大]
[中]
[小]
摘要:
“三七为传统名贵中药材,民间早就有了药食同源,古人誉为 ‘金不换’,《本草纲目》对其功效地位均有明确记载。400多年来,文山人民栽培、种植这颗神草于此,文山市成为了三七的故乡。此地产量、产值均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一,文山市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和‘全国三七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是2017年11月云南省文山市市长龚卿在中央电视台“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节目中的一段推介词。
龚卿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集‘老、少、边、穷、山、战’为一体的贫困县,要想在脱贫路上不掉队,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在精准脱贫中发挥最大作用至关重要。简单地把财政补贴直接发放给贫困户只能解一时之困,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脱贫。因此,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下大力气引导三七等产业发展,打造从种植、加工、流通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以不断增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摘帽,进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头带动 种植产业铺就富民路
在平坝镇杜孟村委会细碗寨村七麟三七连作示范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麟猛向记者展...
“三七为传统名贵中药材,民间早就有了药食同源,古人誉为 ‘金不换’,《本草纲目》对其功效地位均有明确记载。400多年来,文山人民栽培、种植这颗神草于此,文山市成为了三七的故乡。此地产量、产值均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一,文山市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和‘全国三七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是2017年11月云南省文山市市长龚卿在中央电视台“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节目中的一段推介词。
龚卿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集‘老、少、边、穷、山、战’为一体的贫困县,要想在脱贫路上不掉队,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在精准脱贫中发挥最大作用至关重要。简单地把财政补贴直接发放给贫困户只能解一时之困,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脱贫。因此,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下大力气引导三七等产业发展,打造从种植、加工、流通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以不断增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摘帽,进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头带动 种植产业铺就富民路
在平坝镇杜孟村委会细碗寨村七麟三七连作示范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麟猛向记者展示了三七连作技术显效对照试验的成果。“因为三七的植物特性比较特殊,种过三七的老地连作时往往导致根腐病加剧甚至绝收,你看左边是没有应用三七连作障碍技术的,苗稀疏、发黄,根部萎缩,右边是应用了连作障碍技术的,根腐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每亩可以增产25%—30%。”2016年、2017年王麟猛获得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和老地连作示范基地项目开展,共带动周边劳务用工7500多人次,增加用工收入50多万元,其中,聘用2户建档立卡户负责基地管理,每年每户可以获得6万元的收入。像王麟猛这样的三七种植大户在文山还有很多。2017年,全市种植三七11.65万亩,带动2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41人种植三七276亩,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86元。
在小街镇朵白库村委会银杏种植基地,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春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财政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会这么大!”2012年至今,希诺康累计获得财政补助3035万元,在文山市种植银杏树5.1万亩,打造种植、养殖、中间体提取、终端产品销售、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经营体系。文山市财政局局长金梅说:“市财政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对公司进行补助,补助资金在苗木成活率考核达标后按照第一年每亩400元、第二年300元、第三年300元的方式进行拨付,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企业,形成持续不断的扶贫效益。”截至目前,希诺康已累计支付流转土地费用8700多万元,支付当地农民工工资8400多万元,共录用400多户建档立卡户在公司务工,产业帮扶700多户,两年共为建档立卡户增收1980多万元,流转了土地的180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金梅说:“等到5万多亩银杏进入丰产期,可以解决5000人次以上农民的就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6000万元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利税4000多万元。”
文山市还安排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和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发展生姜、香脆李、巴西菇、万寿菊等种植业及牛、猪、鸡等养殖产业。目前,全市共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4个,采取入股和订单农业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1.7亿元,同比增长6%。
园区作载体 三七加工流通业迅速发展
一直以来,文山市的三七企业大多处于原料供应型初始发展阶段。为了加快三七产业化发展进程,文山市投入资金、加足马力、加快建设三七产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管委会书记郑周波介绍,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三区一中心”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即新平坝片区、东山片区、登高片区和三七国际交易中心。2016年,文山三七产业园区被正式命名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文山三七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完成新平坝片区1.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共有投产企业2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户。2017年,园区总产值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12.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18.6亿元,同比增长13.1%;企业利税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8.2%。规划建设超过16平方公里的登高片区正在加紧建设,首期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20亿元,“六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现已竣工投入使用,完成总投资18亿元,共引进云南白药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等29户企业入驻片区发展。
在三七产业园内的云南特安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昆介绍,公司集三七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先后投资5.3亿元,建成了设施完善、交易方式先进的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和现代化的生产线,形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有血塞通片、七生力片、七生静片、三七胶囊等,营销网络辐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在云南人羞花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萍说:“我们立足文山特有三七资源的开发,采用三七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配以十多种天然名贵药材提取精华成分,成功地研制了三七系列化妆品共26个品种,并首创三七膏霜类产品。公司现有2000多亩三七GAP种植基地,9000平方米的10万级标准洁净厂房,并新增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精密检验检测仪器,使生产工艺更先进、产品更优质,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这些文山本土三七深加工企业成为带领周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三七流通业蓬勃发展,以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三七综合交易市场、三七电子交易平台为主要支撑的三七原料市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在三七综合交易市场,记者看到交易大棚内停放着一辆辆满载三七的货车,来自文山和周边县市的买家卖家们正在热火朝天地验货、称重、讨价还价。卖家左光荣告诉记者:“我种了30亩三七,3年收入70多万元,比种其他作物收入高不少,我打算再多种些。”
郑周波介绍,三七综合交易市场占地500多亩,是市区面积最大的三七综合交易市场,总投资3亿多元,目前市场内有经营户230家,服务已经辐射到砚山、马关、麻栗坡、西畴以及红河州、曲靖市等周边附近县市,每天的客流量1万多人次。2016年,全市三七流通业实现收入56.97亿元,从事三七流通企业213户,全年购入三七原料1949.44万公斤,销售三七原料1933.34万公斤,实现产值11亿元,增长15.79%;利润3.52亿元,税收953万元。
目前,文山市三七产业链初具规模,全产业链产值约300亿元。对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龚卿有更大的设想,“我们要将三七产业园区打造成为
文山自由贸易试验区,把文山建成‘世界三七之都’‘以三七为主的全国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基地’‘文山·中国中药生物谷’、中国面向东南亚最大的‘国际中药城’。”
借力“互联网+” 产业扶贫添双翼
龚卿说:“长期以来,由于山水阻隔,文山的农副产品滞销,农民依然贫困。2015年7月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后,三七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得以拓宽销路,‘互联网+’为我们的产业扶贫插上了翅膀。”
在文山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展台,记者用微信扫描一罐“扶贫蜜”上的二维码,生产者薄竹镇摆依寨村委会冬瓜林村建档立卡户陶成龙的联系电话、家庭情况、供货能力、生产能力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看到放养、采蜜、过滤、包装的图片。陶成龙告诉记者:“我放养了50箱蜜蜂,但是蜂蜜卖不出去,特别发愁。多亏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帮我设计包装,在网上销售。我每年能生产2000斤蜂蜜,每斤能卖80多元,有了这笔收入,我们家就彻底脱贫了。”目前,文山市已经收集像陶成龙这样的贫困户农特产品48个品类,完成“文山电商扶贫”农产品统一包装设计,力争打响“文山电商扶贫”品牌,形成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
金梅介绍,为推进电商扶贫,文山市投入财政资金3000万元,其中,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央专项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配套1000万元,撬动了超过1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电商领域。目前,文山市已建成1个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市级电子商务公共物流中心、1个电商孵化中心,以及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82个。同时,建立了充分整合菜鸟物流、邮政资源的物流队伍的市、乡、村纵向三级服务体系。建成了淘宝、苏宁易购和当当网3个特色文山馆,入驻电商企业22家、个人74个,网络销售额达2800万元;创意产业园孵化企业52户,产值5000余万元;开展电商培训48期9500余人次,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2016年度,文山市县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亿元,其中外销达1.3亿元,带动840户农户户均增收近8000元,其中,带动300户建档立卡户增收470万元。
2016年底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文山市名列2016年度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第一位;2017年8月,在商务部发布的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价报告中,文山市名列云南省第一位,也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优秀”县(市);2017年“双十一”期间,文山累计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2亿元,在100个国家级贫困县电商销售排名中位列 第二。
龚卿说:“通过近两年的奋战,文山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7亿元,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484元提高到2017年的10178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文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