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打好彝州脱贫攻坚战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向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立下的“军令状”,是向全州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楚雄州财政局党组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记使命担当,按照专门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提出了“发扬三种精神、围绕一个目标、聚焦一个重点、强化五项保障”的“3115”财政扶贫工作举措,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精神,围绕实现整州脱贫目标,聚焦合力支持深度贫困县武定县脱贫摘帽,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资金监管、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干部队伍建设,坚决扛起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强组织,铸实“主心骨”
楚雄州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是全州的头等大事,全州财政系统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的理念,将支持和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作为当前全州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补齐补强短板,切实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机制,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引领作用,铸实脱贫攻坚“主心骨”。州、县财政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股室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财政扶贫重点工作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专题汇报。同时,配强选优财政脱贫攻坚工作力量,按照“尽锐出战”的原则,配齐配强州、县财政系统农业科(股)专职扶贫工作人员,要求县市财政部门承担扶贫工作职能的农业科室人员不得少于3人,切实保障人员力量。加强财政干部培训,培养财政干部“善抓”扶贫工作的智慧和“会抓”扶贫工作的本事。
强投入,当好“军需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财政投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主体和主导作用,全州财政系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千方百计筹措扶贫资金,全力以赴保障资金需求。
一是加大州级投入。在脱贫攻坚期内,坚持州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每年1亿元以上,并按照每年10%以上递增。2019年州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300万元,比2018年预算增加2200万元,增长18%。同时,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重点向武定县倾斜,2019年安排武定县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占州级可统筹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315万元的53.68%,创历史新高。
二是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制定出台了《楚雄州财政局关于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州级源头整合支持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推动县级完善整合机制,瞄准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排出轻重缓急,杜绝超范围整合和超范围使用资金,确保纳入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应整尽整”,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县级统筹整合难的问题。2019年,全州7个贫困县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规模为23.38亿元,做到“应整尽整”。
强监管,管好“钱袋子”
一是建制度。制定出台了《楚雄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细化分解扶贫资金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真正做到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
二是抓治理。财政部门始终把财政扶贫资金结余结转治理作为扶贫资金监管的主要手段,率先在全省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结余结转使用消化情况专项检查,委托中介机构对6个贫困县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结余结转使用消化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决抓好问题整改,收缴县乡闲置资金168.435万元,并启动问责机制,对结余结转率较大的5个县进行了约谈提醒,全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率和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结余结转率分别控制在8%和20%以内,均达到国家对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控制的指标要求。
三是强监督。财政部门在资金安排上严格审核项目安排是否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是否从项目库中选择,未入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安排扶贫资金,全面杜绝超出财政扶贫资金清单范围的支出。同时严格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实行领导干部和科(股)室挂包联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工作机制,州级每年组织开展1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督促各县市每半年、乡镇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检查。
四是推绩效。全面推行扶贫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推动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各环节实施全流程跟踪,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极大发挥了扶贫资金效益。
强整改,打好“防风险战”
一是加强扶贫资金政策研究。积极研究解决楚雄州脱贫攻坚资金不足、整合不到位、管理使用不到位等问题,确保资金筹措到位、拨付及时、管理严格,为打好打赢整州脱贫攻坚战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规范地方融资举债行为。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召开全州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促各相关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债务还本付息责任,避免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三是着力偿还政府债务。通过调度会催收、财政扣款等措施,确保按时还本付息,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计划纳入财政预算,按时偿还。2019年全年到期应偿还债务本金16.83亿元;应偿还债务利息7.24亿元。年度已累计置换到期债券本金16.83亿元,偿还债务利息7.24亿元,到期偿债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强队伍,打造“财政铁军”
州财政局党组高度重视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有情怀、能奉献,有能力、能尽责,有担当、能突破,有底线、能坚守”的“四有四能”财政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实施“机关作风、机关形象、业务工作争优、财政金融风险防范、扶贫一线攻坚”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自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进财政干部思想理论、前沿知识和新思维、新方法的培训,加强基层和复杂环境实践锻炼,重点培养政治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补足能力短板、素质短板、方法短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铁军。全州财政系统涌现出一批省、州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
责任编辑 刘慧娴 陆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