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本是一个极寻常的生理现象。但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中,在人们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人们改造主观世界、追求真善美的不懈努力中,变得崇高、神圣而美好。纵观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史,人类正是在挑战一个又一个梦想中进步,社会正是在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中发展。梦想伴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永不停顿。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就像迷途的行者,茫然失措;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就像一潭死水,永无生息;一个没有梦想的心灵,就像干涸的河流,沧桑憔悴。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的深渊。面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实现强国之梦,一代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孜孜以求、苦苦探索救国强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贯穿中国近现代史始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实现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振兴、人民幸福自由的梦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并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初步达小康,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神十”飞天,“蛟龙”入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不再遥远。
在中华儿女凝心聚力、满怀豪情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立足当今,放眼未来,就是要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全面实现现代化。中国梦,承载中华民族百年期盼,庄严、神圣、厚重;中国梦,规划未来中国发展蓝图,清晰、美好、可及;中国梦,引领“中国巨轮”前进方向,精准、坚定、自信;中国梦,着眼广大人民民生幸福,崇高、博大、务实。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工作关乎国计民生,财政部门联系各行各业,财政与中国梦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梦吹响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号角。作为财政部门和财政人,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辱使命,奋发有为,让财政与中国梦同行,让财政为中国梦添彩。
让财政与中国梦同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灵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作为财政部门和财政人,要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建设强大而稳固的财政。不断壮大的财政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人民幸福是财政工作的落脚点和目标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民生财政。
让财政与中国梦同行,就是要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梦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扣人心弦,催人奋进,给人力量,激发共鸣。我们要从中国梦中汲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中国精神凝聚广大财政干部集体力量,激发广大财政干部投身财政改革、实现伟大梦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中国精神作为不竭动力,拓宽财政干部视野,启迪财政干部思维,发挥财政干部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让财政与中国梦同行,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财政工作。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中国梦的实现之路,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道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不仅要有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抱负,更要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既要放眼全局,更要立足本职,做中国梦的自觉实践者。首先,要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要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为基础,全面、深度剖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为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保驾护航。其次,要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新贡献。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三农”方针政策,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第三,要为建设民生财政作出不懈努力。要自觉执行中央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环境保护、城镇建设、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释放改革红利,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第四,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发展稳定大局。要认真总结、推广“省管县”、“营改增”等财税体制改革试点经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新体制。第五,要全面提高财政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投资评审、绩效管理等财政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公车”清理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提高财政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让财政插上腾飞的翅膀,与中国梦同行!财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