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6 作者:湖北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湖北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八字方针,将部门决算工作与财政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加强预算管理为目标,以相关制度做保障,不断扩展决算工作思路,完善决算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利用,较好地完成了部门决算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做好部门决算各项工作
(一)围绕中心,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工作。一是开展重点分析。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差异是当前领导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在了解2012年省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湖北省财政厅整理加工了省直部门往年决算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2012年,在对决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省级部门预决算差异情况对比分析报告》,在省直2013年度部门预算编制文件中,决算分析报告所提部分建议得到采纳。二是督促预算单位开展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制定考核评比办法等方式,督促所有预算单位积极开展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基本做到了所有部门单位都有决算分析报告,内容涵盖部门年度财务收支、资产负债、工作管理和问题建议等,有效促进了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加强对各市州县区决算分析工作的...
湖北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八字方针,将部门决算工作与财政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加强预算管理为目标,以相关制度做保障,不断扩展决算工作思路,完善决算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利用,较好地完成了部门决算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做好部门决算各项工作
(一)围绕中心,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工作。一是开展重点分析。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差异是当前领导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在了解2012年省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湖北省财政厅整理加工了省直部门往年决算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2012年,在对决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省级部门预决算差异情况对比分析报告》,在省直2013年度部门预算编制文件中,决算分析报告所提部分建议得到采纳。二是督促预算单位开展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制定考核评比办法等方式,督促所有预算单位积极开展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基本做到了所有部门单位都有决算分析报告,内容涵盖部门年度财务收支、资产负债、工作管理和问题建议等,有效促进了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加强对各市州县区决算分析工作的业务指导。省财政厅发文要求各地建立以国库部门为主、多方参与的决算分析利用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决算数据价值,并将其作为决算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2012年,全省各地共上报102篇专题决算分析材料,其中部分材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依法行政,恢复部门决算批复工作。依法批复决算是《预算法》赋予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决算公开的重要前提。湖北省从2008年起,逐步恢复部门决算批复工作。2010年,省财政厅印发了《湖北省省直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对省直部门决算批复的内容、程序等作出详细规定,并对地市县的决算批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这段时期,全部市州及大部分市县建立了决算批复制度并开展了批复工作。2012年,全省所有市州县区全面恢复部门决算批复工作,并在往年基础上增加反映全口径收支的决算批复表,实现了对预算单位的全口径收支批复。
(三)克难奋进,全面推进决算核查工作。真实性是决算工作的灵魂。为了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性,探索建立决算核查的长效机制,湖北省于2010年启动了部门决算账表真实性核查试点。在此基础上,2011年、2012年分两年对所有122家省直部门进行了决算真实性核查,2012年还启动了省对市县的决算真实性核查工作。省直部门的决算核查由财政厅业务处、监督检查处与国库处共同完成。对现场查出的问题,当场与单位进行沟通并确认。现场核查结束后,省财政厅下发正式的核查结果通报,所有省直部门均按照通报要求向省财政厅报送核查整改报告。为保证取得实效,对问题较多的单位,在下一年度还将进行延伸核查。在重点开展省直决算核查的同时,于2012年选取了部分市县进行部门决算核查,并要求各地区启动本级部门决算核查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省17个市州和110个县市区中,已有15个市州和54个县市开展了部门决算核查工作。
(四)科学谋划,狠抓部门决算基础工作。一是科学规划。根据部门决算工作的要求与特点,将年度决算工作细化为20多项具体任务,通过对工作任务的细化逐项抓好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奖惩制度。制定省直部门决算评比考核办法、市县部门决算考核办法,每年通过考核评比,表彰省直和市县的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对未能完成任务、工作明显落后的部门与地区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加强审核。提前制定下发“年度决算审核要点”,梳理决算编制和审核的关键环节,提出细化审核要求,帮助各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核。实行网络预审制度,通过审核关口前移,把大部分问题消化在基层预算单位和基层财政部门,提高决算编审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对编审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整理,及时反馈,帮助各地区各部门改进工作。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决算人才信息库,全方位掌握决算工作人员储备和流动信息,结合工作重点与业务需求,有效开展业务培训。五是加强业务指导。为加强对部门和下级单位的指导,通过决算公告、决算问答、短信通知、决算QQ群多种途径及时解答各地提出的问题,适时对重点问题作出强调或说明,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组织和开展决算工作。
努力强化“三种意识”
(一)强化主动意识,服务财政大局。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是财政的核心业务链。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各个环节的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决算上来。要做好决算工作,必须强化主动意识,把决算工作的关口前移,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和领导关心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点是建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决算与预算执行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在收支管理、资金拨付、会计核算等预算执行工作中,充分考虑决算对规范管理的要求,提高预算执行管理水平,为决算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决算与预算编制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认真分析决算与预算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将决算反映出来的预算编制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建立决算与预算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防止预算、决算“两张皮”。
(二)强化系统意识,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强化人员配置。要求各地区、各单位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决算工作第一线,同时保持经办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经办人员发生变动,一定要抓好以老带新的工作。二是加强协调。制定部门决算工作内部规程,建立既有牵头组织、又有分工负责的决算工作机制。加强财政内部各部门的配合,成立厅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决算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国库部门充分发挥决算牵头组织职能,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重点调动业务处科室的积极性,形成“全局办决算”、“大家办决算”的工作局面,共同做好决算工作。三是争取支持。及时将决算工作开展情况向厅局领导汇报,注重对决算工作和成果的宣传,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决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工作程序。部门决算的填报主体是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应对其决算数据承担主体责任,财政部门对决算数据履行审核职责。根据这一原则,要求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一是在决算编报环节,预算单位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在决算中反映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情况,严禁弄虚作假。二是在决算审核环节,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审核,但绝不能修改预算单位的决算数据,否则将影响决算批复、决算分析、决算公开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使财政部门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陷决算工作于被动。财政部门应根据决算审核中反映出预算单位的问题,要求单位在实际业务和账务处理等方面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对决算数据进行修改。三是在决算审核后,财政部门应加大对预算单位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帮助预算单位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取得工作实效。财
责任编辑 王静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