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把发展项目农业纳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之中,以规模化为起点,产业化为核心,组织化为途径,以行政推动、经济手段为保障,实现了项目农业的大突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扩建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96个,总投资额10亿多元,已完成投入5.7亿元。
(一)发展高效项目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东县财政局坚持“工业化带动、产业化推进、特色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高效项目农业建设,有效吸纳资源要素,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截至目前,全县已有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多家,形成了食用油、面粉、饲料以及海产品加工、保鲜蔬菜、屠宰和肉类加工等多门类农产品加工体系。
(二)发展科技项目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可持续发展型转变的必要条件。为此...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把发展项目农业纳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之中,以规模化为起点,产业化为核心,组织化为途径,以行政推动、经济手段为保障,实现了项目农业的大突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扩建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96个,总投资额10亿多元,已完成投入5.7亿元。
(一)发展高效项目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东县财政局坚持“工业化带动、产业化推进、特色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高效项目农业建设,有效吸纳资源要素,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截至目前,全县已有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多家,形成了食用油、面粉、饲料以及海产品加工、保鲜蔬菜、屠宰和肉类加工等多门类农产品加工体系。
(二)发展科技项目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可持续发展型转变的必要条件。为此,如东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培育和推广上,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强化科技对项目农业的支撑作用,提高科技在项目农业建设中的贡献份额,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科技新路。如,通过运用富硒新技术,种植富硒糯玉米、水稻和果蔬,提高了农业附加值,一根玉米能卖到5元钱,10元的成本能使普通水稻每亩多收300余元,仅此为农民增加收入一千多万元。此外,如东还推出冬春青蒿菜——糯玉米——秋青蒿菜、大棚西瓜——甜瓜一年两熟、大棚早春豇豆——夏青菜——秋芹菜等10多种农业种植模式,有效控减了栽培模式选择的盲目性,提高了科技化项目农业的种植效益。
(三)发展园区项目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如东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大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聚集。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加快农业园区道路、供排水、电力、仓储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2010年,全县建成19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招引、建设12个档次高、特色明、吸引力强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培植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项目3个。兆盈、如泰、洋口等7个万亩综合性现代农(渔)业园区起点高、推进快,给如东项目农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财
责任编辑 李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