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1 作者:吕旺实 王桂娟 李欣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大]
[中]
[小]
摘要: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是扩张性的,主要采取了积极创收、发债筹集收入、通过减税推进当地经济发展、裁员、增加公共投资、支持就业、向居民发放补贴、重组机构等政策和措施。
一、地方财政收入缩水
此次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为二战以来最强,并危及到各国的实体经济,各国财政也因此受到重大打击。经济低迷期,财政收入会顺周期下降,地方政府也不例外。对以房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由于房屋价格大幅跳水,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的收入严重不足。就所得税收入来讲,由于民众和企业收入下降,税基缩小,税款自然下降。
就地方税税率而言,各国地方政府往往并不能“为所欲为”、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因为中央政府对地方税的水平通常都规定了一个上限,地方税税率调整往往也需要经过听证或议会通过。所以以2009—2010财年英国的情况为例,英格兰地区很多地方政府都维持了上个财年的税率不变。
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英国地方...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是扩张性的,主要采取了积极创收、发债筹集收入、通过减税推进当地经济发展、裁员、增加公共投资、支持就业、向居民发放补贴、重组机构等政策和措施。
一、地方财政收入缩水
此次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为二战以来最强,并危及到各国的实体经济,各国财政也因此受到重大打击。经济低迷期,财政收入会顺周期下降,地方政府也不例外。对以房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由于房屋价格大幅跳水,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的收入严重不足。就所得税收入来讲,由于民众和企业收入下降,税基缩小,税款自然下降。
就地方税税率而言,各国地方政府往往并不能“为所欲为”、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因为中央政府对地方税的水平通常都规定了一个上限,地方税税率调整往往也需要经过听证或议会通过。所以以2009—2010财年英国的情况为例,英格兰地区很多地方政府都维持了上个财年的税率不变。
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英国地方政府)金库中的钱也“不翼而飞”了,这当中的“罪魁祸首”是几家在金融危机中破产的冰岛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冰岛银行在英开设了网络银行,以高于英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年利率一度高达7%以上)吸引了不少英国储户,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英国地方政府。冰岛几大银行破产后,这些钱也就成了要不回来的死账。
危机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各类支出,要以更少的钱来办与以往同样的事,甚至办更多的事,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从总体财政状况看,有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已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
二、创收困难重重
地方政府会考虑向居民或企业加税吗?民选背景下,在经济危机中加税,无异于政治自杀,无论哪个政党当政,都不敢贸然如此。房价在危机中暴跌,诸多开发商被迫改变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开发计划,导致地方政府原本的土地出售和规划审批收入化为乌有。艰难时世迫使地方政府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非常规创收方案。
比如,2009年7月底英国的诺丁汉市政府宣布,将从2012年起向该市所有拥有停车场停(车位超过11个)的公司收取停车费。一开始,每个停车场的费用将是每年250英镑,两年内将涨到350英镑。而剑桥、牛津等市的政府也声称将考虑实施类似的政策。
诺丁汉市约有4万人每天开车上班,人数不小。因此这个政策一出台,就引发了人们的不满。一家英国著名的汽车协会指责说,这无异于向工作本身征税,对在经济危机中还在辛勤工作的民众来说太没道理。而代表英国企业利益的英国商会也警告说,如果英国每个地方政府都向诺丁汉市学习,英国企业一年的运营成本将增加34亿英镑。
三、通过发债筹集收入并不断创新
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国家,收支缺口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政府往往会选择发债筹集收入。例如印度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市场拆借融资3000亿卢比(约61.4亿美元)以解决其资金困境。
为应对危机,美国还创新了其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同其他固定收益资产一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受危机影响,许多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受到巨大冲击,其中以加利福尼亚州2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最为突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也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运行,即使是信誉优异的债券也不得不推迟发行。但总体上来说,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其高信誉的特点,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已基本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为了使地方政府能在资本市场更便利地融资,奥巴马政府签署的《2009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中,设立了一种新型地方政府债券,称为“建设美国债券”(BABs)。BABs目前只在2009年和2010年发行,最大的变革是利息收入不再免税。这样BABs的利息就会升高,可以与其他固定收益资产相比较,使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在多种固定收益资产中做出较公允的评价。这种新型地方政府债券,打通了向更广泛投资者、甚至包括国际投资者的融资渠道。
四、采取减税等措施,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着眼于本地经济,出台了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如美国,洛杉矶市议会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协调当地政府与好莱坞影视娱乐业的关系。美国其他一些地方以税收优惠“引诱”好莱坞影视摄制组,这让近水楼台的洛杉矶市感到了巨大压力。该市不久前推出一揽子计划,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停车便利以及在闹市区设立供摄制组使用的配电装置等,以“挽留”好莱坞影视摄制组,保住影视娱乐业创造的本地工作岗位。
再如,为缓解房地产业萧条的状况,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出台了减免房屋交易税和贷款印花税等政策。伯伍德市为了减少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和鼓励更多拥有土地的居民自己建房和改造旧房,政府的市政规划部门放松和简化了建房审批规定和手续。
五、裁员以削减支出
不少国家的地方政府为了削减支出,选择了与私有公司相同的办法:裁员。
早在2009年1月,英国地方政府协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有13%的地方政府已开始裁员,22%则冻结了招聘。2009年2月,英国最大的地方政府之一利兹市政府宣布裁员450人,在公共部门引起巨大震动。之后地方政府协会称仅在英格兰,被裁掉的政府部门职位已有1万个左右。其中,英格兰南部和西南部的情况最严重,两地分别有57%和67%的地方政府实施了裁员。而被裁撤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市政规划、土地买卖服务等受经济危机打击较大的部门。作为裁员的“受害者”,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政府职员甚至进行罢工,以抗议市政府减薪、裁员的决定。
俄罗斯政府为应对危机、节约财政经费,决定精简政府各部门机构。如下诺夫哥罗德州政府自2008年12月裁员100人,仅工资一项州政府每月就节约开支150~200万卢布。乌卢里诺夫州政府从2009年1月1日起裁减20%的州政府和地方行政部门人员编制。
六、增加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复苏
2008年底法国出台26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笔资金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该经济刺激计划将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政府拨款105亿欧元。其中规定,地方要追加投资,地方政府承担72%的公共投资,中央通过增值税返还基金的渠道,在两年内把15.48%的投资返还给地方政府。在2009财年的预算中,增值税返还基金预算为59亿欧元。增长了近13%。另外将提前返还增值税,返还金额为25亿欧元。
澳大利亚各州为刺激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都加大了投资支出的力度,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在服务业等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印度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如在联邦政府的赞助下,旁遮普邦划定了5078英亩土地,发展有机农业。
2009年2月德国政府出台的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500亿欧元)分配了100亿欧元给各州用于公共投资,各州按分得的资金提供1/3比例的配套资金。也就是说,实际用于各州的公共投资资金为133.33亿欧元,其中33亿多欧元由地方自筹。计划规定公共投资资金只能用于教育、基础设施投资,不能用于修建地铁,并且用于教育的投资不得低于整个投资的65%。
七、支持就业,向居民发放补贴
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出台了若干再就业支持政策。包括: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及其他奖励措施支持地方政府扩大就业机会,资金规模1.4万亿日元;对正式雇用长年打工者(25—39岁)的企业或公司每雇用1人,中小企业奖励100万日元,大企业奖励50万日元;扩大职业培训等等。资金总规模约4800亿日元。
为刺激经济、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日本福岛县的南会津率先在国内推出向辖区内居民发放现金的举措,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印度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措施,以扩大内需提高居民购买力,鼓励国民购买汽车、住房及大宗家电。这些措施包括提供补贴、降价、减税、提供减息贷款、公务员与政府雇员提薪等等。此外,印度中央政府还要求地方政府专门拿出土地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八、向中央政府争取资金
在危机中,各国中央政府也积极向地方政府伸出援手。
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为第一次经济对策实施向地方政府交付转移支付金额260亿日元;道路特定财源地方税减收补助6576亿日元;第三次经济对策实施转移支付1万亿日元;其他支付1.54万亿日元。
法国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贷款:2008年11月,法国政府宣布把原来针对6个就业困难地区的就业财政补贴政策扩大到新增加的18个地区,并根据具体情况扩大该项优惠政策的惠及地区;同时为地方政府提供总额为50亿欧元的国家财政贷款,使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在银行贷款无法到位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实施。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加强与联邦政府的合作,从联邦政府救助和经济刺激计划中争取更多的投资和转移支付,并推动联邦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补充私人部门融资缺口。财
责任编辑 陈素娥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