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夜晚,静下心来学习沈浩同志的事迹,耳边仿佛又响起“常怀忧民之情,常思爱民之意,常审未然之过”的箴言。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以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就是沈浩同志用行动乃至生命写就的伟大人生。
正如诗人艾青对他眷恋着的土地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沈浩同志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难处……”正是因为怀着这份对农民们的爱和感情,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用心血和生命赢得了小岗人的尊敬和爱戴。学习了沈浩的先进事迹,我思考我所从事的社保工作,思考这份工作所承载的责任与希望。社保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正是社会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中有为国家强盛复兴付出一辈子辛劳的离退休人员,有企业转制下岗的失业职工,有朴实无华的农民兄弟,也有身患重病却看不起病的普通患者,他们都渴望着、期盼着及时得到“社会安全网”的保护。社保工作正是实现他们愿望的桥梁和纽带,只有饱含着对老百姓的深情,才能不畏困苦地承担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人民群众的期待,面对一双双真诚、渴望求助的眼睛,面对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心中这种沉甸甸的感觉,已让我们无法再等待下去,需要我们发扬沈浩同志的实干精神,做好做实社保工作。沈浩同志宿舍的房门从不上锁,不论白天黑夜,老百姓只要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走进他的房间。为让小岗村尽快强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沈浩同志没日没夜地苦干、实干,他到省城、去省外,请专家、引客商,终于制订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地,要让年老无助的人老有所养,失业下岗的工人能业有所就,患病的城乡居民能病有所医,灾区的人们能重建家园,除了点滴的身体力行之外别无捷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是一纸空谈,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冷暖疾苦,更要体现在起草的每一份签报和完成的每一项任务中。遇到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时,更需要耐心、细心地解释和疏导。这不仅是沈浩精神的体现,也是老一辈财政人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作风。身为财政战线的青年同志,更要认真学习和继承沈浩同志的踏实作风,做任劳任怨的“螺丝钉”,冲在苦干、实干的第一线。
人是需要些精神的,除了饱含深情,踏实肯干,还有一股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撑着沈浩同志,这就是“斗志”。沈浩同志带领小岗人,修公路、建市场,搞红色旅游、土地流转,在他这股斗志的感染下,小岗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全被调动了起来,2008年,小岗人的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小岗村向全面小康迈进了一大步。谈起斗志,也不由得联想到我所从事的财政社保工作,2009年,医改、就业、新农保等社会保障工作任务依旧繁重,改革的道路依旧艰难,面对紧张的工作,大家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不惜累病身体、熬红双眼。看着司里堆成小山般的方便面如今已所剩无几,我也时时被身旁同志们坚忍不拔勇推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从事社保工作,就是需要学习沈浩同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为老百姓真正办些好事、实事。
学习沈浩同志,不能不提的是“坚持”。沈浩同志扎根基层六年,他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时,村民集体按下手印让他留任三年。沈浩同志最终病逝在小岗村——这块他坚持奋斗了六年的土地上。人的肉体是脆弱的,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做精神上的强者,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锤炼意志,恪勤求真,在忙碌疲惫的身心背后始终坚持梦想。只要我们切实体会到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时,哪怕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我们仍将勇往直前,像沈浩同志那样,对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持之以恒。
沈浩同志说过:“我是吃了不少苦,但看到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小岗,实实在在为农民干事,我觉得,值!”希望当我们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再展望未来,都能像沈浩一样坚信,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使我们的人生得以升华,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财
责任编辑 周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