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8 作者:胡乐亭
[大]
[中]
[小]
摘要:
本讲辅导教材第七章。学习这一章旨在明确组织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了解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掌握预算执行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自学时。要注意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和。国家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分析”这两节上。
一、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和组织机构
(一)国家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
国家预算执行工作,是一项经常的、复杂的、艰巨的管理工作,其基本任务是: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把该收的资金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及时、合理地拨付预算资金,保证国家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资金需要;组织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保证国家预算收支任务顺利完成;加强预算监督,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二)国家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国家预算的执行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按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分级管理的。国务院负责执行国家预算,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本级预算。
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执行的具体负责机构。财政部负责执行国家预算、中央预算,并指导地方预算的执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预算的执行,并指导下级预算的执行;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具体负责执行本部门单位预算...
本讲辅导教材第七章。学习这一章旨在明确组织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了解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掌握预算执行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自学时。要注意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和。国家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分析”这两节上。
一、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和组织机构
(一)国家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
国家预算执行工作,是一项经常的、复杂的、艰巨的管理工作,其基本任务是: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把该收的资金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及时、合理地拨付预算资金,保证国家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资金需要;组织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保证国家预算收支任务顺利完成;加强预算监督,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二)国家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国家预算的执行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按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分级管理的。国务院负责执行国家预算,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本级预算。
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执行的具体负责机构。财政部负责执行国家预算、中央预算,并指导地方预算的执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预算的执行,并指导下级预算的执行;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具体负责执行本部门单位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此外,国家还设立专门机构分工参与组织预算执行工作。如税务部门专门负责国家税收的征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专门办理各项基本建设拨款、贷款和监督工作;中国农业银行经管支援农业支出的拨款监督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国库是国家预算执行的出纳机关,分设总库、分库、中心支库、支库四级,分别设在各级人民银行(支库由工商银行或农业银行支行代理)。国库作为国家预算执行的出纳机关,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收纳各级预算收入款项;办理各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办理各级预算支出的库款支拨;按期编制各级预算收入和库存情况报表;协同财政部门监督预算执行。
二、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
(一)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机构及其任务
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并按照各项预算收入的性质和征收的方法,分别由各主管收入的专职机关负责执行。其中工商税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等,以税务部门为收入机关;农牧业税、国营企业上缴利润、以及其他收入等以财政部门为收入机关,关税等以海关总署为收入机关。
财政部门在预算收入执行中的任务是: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组织收入的各种制度办法,帮助督促各收入机关和缴款单位完成收入任务,及时组织收入缴库;检查分析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执行工作中的问题,确保预算收入任务的完成。
(二)国家预算收入的解缴入库
缴库的计算方法和期限。预算收入的缴库期限及其每次缴库数额的计算,通常根据预算收入的性质和缴纳单位的财务状况,分别规定为按计划缴库和按实际发生数缴库,缴库期限根据数额大小分为按月或月内分次缴库。
缴库方式。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分为由基层单位直接就地缴库和由主管部门汇总集中缴库两种。
(三)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和报解
各项预算收入,一律以缴入基层支库的数额为准。基层支库对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应当分清预算级次,迅速办理库款的划分和报解。凡属中央预算收入要逐级报解总库;凡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级预算收入,报到省分库;属于市(州)级预算收入,报到市(州)中心支库;属县(市、自治县)级预算收入,留县支库.为保证各级财政及时取得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和报解,一般在当日办理。
(四)预算收入的退库
预算收入退库,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已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退还缴库单位。预算收入退库制度由财政部统一规定,主要项目是在预算收纳过程中由于技术性差错,按计划缴库中出现的超缴。预算收入缴入国库即为国家预算资金,收入退库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审批程序,履行退库手续,以确保国家预算收入的安全。
三、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
(一)国家预算支出执行的组织机构与任务
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各个支出预算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执行。财政部门主管预算支出的安排,制定管理预算支出的各项制度办法;按计划、按制度适时正确拨付预算资金;帮助各预算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及时掌握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支出管理水平。
(二)预算拨款的原则和方法
为了保证预算支出的执行,必须按以下原则办理拨款:第一,坚持按年度预算和季度分月计划拨款;第二,坚持按事业进度拨款;第三,坚持按规定支出用途拨款;第四,坚持按预算级次拨款。
预算拨款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划拨资金,即财政部门按照核定的拨款数额,通知国库将资金直接划转到主管单位在开户行的存款帐户。另一种是限额拨款,即财政部门对主管单位核定经费限额,通知银行执行,主管单位可在限额范围内支取经费或向所属单位转拨限额。
四、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
一般说来,国家预算编制时安排的收支计划是平衡的,但这种计划上的平衡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会出现不平衡.这就需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组织预算收支的平衡。
组织预算执行中的平衡,从根本上讲是促进生产、扩大流通、广开财源、增收节支、讲求效益、反对浪费。但编制和执行季度收支计划和正确、及时地调整预算,则是组织预算执行中平衡的重要方法。
(一)编制和执行季度收支计划
季度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在各季度的具体执行计划。各级预算原则上都要编制季度收支计划,对年度预算进行按季分月的短安排,在保证季度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达到全年收支平衡。但是,季度收支计划决不是简单地把年度预算一分为四,而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结合生产建设及各项事业的进度,在预计上季度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充分估计本季生产和市场发展趋势,考虑季节特点和政策制度变化影响,本着季度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的。同时,还要注意与银行信贷季度计划相协调,与物资季度计划相适应,瞻前顾后,进行综合平衡。
(二)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通过改变收支任务或资金用途,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其具体办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追加追减预算,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政策、计划变更或发生特殊情况,必须增加或减少原来核定的预算收入或支出时,可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预算的追加或追减。它改变了预算收支任务。二是科目流用,在预算执行中,各项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出现余缺,经过一定批准程序,可在规定的科目之间调入调出、相互流用,以余补缺,以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它是在原定预算总额范围内,部分地改变了资金的用途。三是预算划转,因行政区划或企业、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变化,需要将其全年预算划归新的接管地区或部门。这是部分预算收支任务的转移,此减彼增,不影响国家预算执行中总的平衡。四是动用预备费,预备费是编制总预算时安排的一笔机动财力,属于后备资金,通常是在出现特大自然灾害或有某些临时性重要开支时才能动用.这种临时增加的某些项目的支出,只是使预备费有了具体用途,并不改变预算总额的平衡。
五、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分析
国家预算的执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就必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经常的检查分析,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国家各项政治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检查分析的内容,一是分析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经济措施对预算收支的影响,检查各项收入、支出执行中具体贯彻政策的情况;二是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市场变化对预算收支的影响,检查预算收支与信贷物资协调平衡情况;三是分析各项主要预算收支指标完成情况,检查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二)检查分析的方法,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是一项复杂、具体、细致的工作,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汇集资料、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采取分析对比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定期检查分析法,是按每月、每季或半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以便系统、全面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指导工作,加强管理。
2、专题检查分析,是指对预算执行中反映出来的重大问题,组织力量,深入实际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研究措施,保证预算顺利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分析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一般都是从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是本期预算实际实现数与核定预算数对比,分析检查各项收支任务完成情况;二是本期实际实现数与上期实际数比较,分析检查各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趋势及原因;三是本地区、单位与同类地区、单位的同类指标比较,分析检查本地区、单位与同类地区、单位之间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是组织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及时地、正确地掌握和反映情况,才能正确地采取措施,贯彻政策,保证国家预算任务的圆满实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