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〇六一生产基地积极贯彻中央军民结合的方针,在保军工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品生产,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从1978年到1985年,该基地民用品产值和利润分别增长8倍和11倍,民用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从11%提高到53%,年人均创民用品利润由80元上升到786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优势,搞活民用产品生产、就整个军工部门说来,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设备的优势,二是人才的优势,但具体到每个企业,又不尽相同。这个基地充分利用自己所属企业厂房、设备的优势,生产与原有技术相关的民用产品,做到投资少,见效快。如这个基地的群建机械厂,是为军用品配套的夹具厂,他们针对市场需求,积极生产民用组合夹具。这种产品灵活多变,适用性强,一套有5,000个标准化元件,可以按照零件不同的加工要求,组成各种夹具,深受国内市场欢迎。8年来,共创产值968万元,实现利润197万元。去年,该产品已向东南亚、西欧的几个国家出口,为国家赢得了信誉。这个基地在发展民用品生产时,不“贪大”,对大厂不愿干小厂又干不好的技术密集型、量小的产品,只要市场需要,他们就组织所属企业生产。去年,这个基地的群力铸锻厂为某公司生产一种技术性能高的石油化工用空气包,售价只为国外产品的一半左右,不仅创利66.8万元,并节省外汇近100万美元。类似这样的“小打小闹”,去年全基地共创产值约700万元,获利200万元左右。为使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能较好地占领市场,他们发挥技术管理优势,不断抓产品的升级换代。近几年,该基地有16项民用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
二、看准市场需求,雷厉风行进行生产。1980年以前,这个基地的民用产品的生产处于“找米下锅”的状态,不少项目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碰来碰去,常常中途夭折。群建机械厂1979年试制的编织机,由于市场信息不准,生产出来没人要,白花了二、三年时间,积压、浪费资金六、七十万元。他们从中吸取了教训,搞民用品生产,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事先做好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论证,看不准的产品不盲目上,看准了的则毫不犹豫去干。该基地的长新机械厂,1980年从市场上了解到石油部门所需的液力机械传动器,因国内生产不了,长期依靠进口,每台需花外汇四、五万美元。为此,他们组织科技人员日夜攻关,制造出这种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价格和成本都低于进口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站稳市场。不仅为企业增加110万元的纯收入,而且为国家节省外汇400多万美元。
三、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这个基地认为,军工企业发展民用品生产,如果没有质量作保证,产品是不可能打入市场的,更谈不上企业的效益。多年来,他们象抓军用品一样抓民用品质量,从上到下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责任制。一个时期,基地分管质量的一位副局长领着技术人员亲自到销售点站柜台,听取用户对基地生产的风华牌电冰箱的意见。他们针对群众的反映,采取措施,不断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打开销路供不应求。为保证民用品质量,求得效益,他们还对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建立生产线,保证产品的批量生产。
短短几年内,〇六一基地已从一个以军用为主的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一个军民结合,拥有数十条民用生产线、几百种民用产品的开发基地,为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生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