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有个好名字,叫富有财,今年51岁。过去,好名字并没有给我带来好运气。1976年迫于生活困难,我从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乡宗家庄迁到双弯乡曹刘三队安家落户。那时,我全家七口人,所有财产还装不满一马车。尽管全家人终年劳累,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我产生了在农闲时从事工副业生产的想法,经过走访、琢磨,决定办个小铸造厂,生产铸铁管件和上下水井盖。主意有了,但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设备,三没有资金。乡财政所农财员许敬宗同志知道我的苦衷后,帮我贷款1,600元,使我有了购买必要设备、材料的资金。于是,我从兰州请了三名技术工人,利用家中的屋棚做翻砂车间,就干了起来。
第一年脱贫
投产后,由于我坚持“三保证”,即保证技术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按时交货,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再加上我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产品,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增加了收入。1983年,只干了三个月就生产出铸铁产品32吨,产值2.7万元,获得纯收入3,200元,使我初步摆脱了贫困。
第二年致富
在生产管理上,由于经验不足,1984年初,出现了一些漏洞,致使铸造厂一...
我有个好名字,叫富有财,今年51岁。过去,好名字并没有给我带来好运气。1976年迫于生活困难,我从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乡宗家庄迁到双弯乡曹刘三队安家落户。那时,我全家七口人,所有财产还装不满一马车。尽管全家人终年劳累,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我产生了在农闲时从事工副业生产的想法,经过走访、琢磨,决定办个小铸造厂,生产铸铁管件和上下水井盖。主意有了,但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设备,三没有资金。乡财政所农财员许敬宗同志知道我的苦衷后,帮我贷款1,600元,使我有了购买必要设备、材料的资金。于是,我从兰州请了三名技术工人,利用家中的屋棚做翻砂车间,就干了起来。
第一年脱贫
投产后,由于我坚持“三保证”,即保证技术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按时交货,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再加上我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产品,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增加了收入。1983年,只干了三个月就生产出铸铁产品32吨,产值2.7万元,获得纯收入3,200元,使我初步摆脱了贫困。
第二年致富
在生产管理上,由于经验不足,1984年初,出现了一些漏洞,致使铸造厂一度面临倒闭的危险。当乡财政所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动派人上门鼓励我振作精神,帮助我总结经验教训、制订经营管理办法和产供销计划。为了替我解决生产所需要的周转资金,乡农财员许敬宗同志又亲自出面与银行营业所协商,并主动承当还款担保人,给我贷款2,000元,使厂子重整旗鼓,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市财政局王局长先后三次到我家,指定专人帮我建立各种台帐,教我经营管理知识,并扶持我财政贴息贷款6,000元。这真是锦上添花,使我扩大了生产。这一年,我办的铸造厂获纯利11,435元,还清了贷款后,人均收入1,429元。
第三年又迈一大步
1985年,是我办厂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我利用财政扶持的资金和上年收益,提早购进了原材料,架设了供电支线,三月份刚解冻就开炉生产。由于已经过两年的实践,我掌握了一些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上注重质量,经营上抓紧推销,因而,效益越来越高。1985年,生产铸铁件51吨,产值47,350元,向国家缴纳税、工商管理费后纯收入达18,500元,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有财。我不仅拥有价值6,600元的生产用固定资产,还有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播种机一台,摩托车一辆,彩电一台,洗衣机一台,住房10间,缝纫机、自行车、新式家具也亦备齐。
致富不忘乡邻
人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致富后,不忍心看着村里还有乡亲没有脱贫。同村青年李明德,有开拓精神,但苦于不懂技术,缺少周转资金,没有富起来。我就积极为他提供模具、材料,热情传授技术,帮助他办起了小型翻砂车间,并代他推销产品,使他一跃成为村里的富裕户,1985年收入达到8,000元。还有几户乡亲一时找不到生产门路,我就把他们请到我的厂子里上班,报酬从优,使他们也初步摆脱了贫困。今后,我还要团结广大乡亲,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在党指引的致富道路上前进。
(甘肃省金昌市财政局整理)